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有感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

日期:2007-5-8 18:59 阅读:


新课程改革自 2001 年启动以来,试点省市的经验不断引起业内各方人士的密切关注。 2004 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起始年级全部走进新课程。课改的成败,从教育行政、专家、教授到普通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有些中小学校长并不象课改预想的那样,带头学习新理念,带头转变教育观念,深入课堂,亲自执教,认真反思自己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符合课改精神,教师和学生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怎样引导师生的教育理念,学习理念。

为了切实推进课改进程,国家拨出专项资金培训了一批又一批骨干校长,其目的就在于把基层课改搞得扎实有效,能通过各地的校长反映课改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课改的继续推进。

然而,事实上,我们有的校长参加省级培训甚至国家级培训仅仅为自己镀了一层金,并没在返校后有实质性的作为。嘴里虽然也高唱转变观念的调子,打着课改的旗号,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他管辖的小圈子沿用旧有的模式实施着教育教学过程。没有真正建立起课改的新秩序,无论课程管理,课程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校本教研,研究性学习校长本人都没搞清楚,当然,课改就会毫无起色。

有的校长成年忙于“外事活动”,到处找钱搞校园建设;有的校长热衷于个人学术研究,奔波于各刊物;还有的校长一心只在想怎样管住教师,让教师俯首贴耳,等等,不一而足,真正把心思用在课改上的校长不多,即使有那么几个,也因畏难情绪或者观望等待而彷徨不前,于是“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几近一纸空文。

谁都知道,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那是往大里说,真正实施行为还在学校,新课程崇尚个性化行为,每个学校情况各不一样,正是个性化体现的基础,这种体现,校长是最好组织者,也只有校长从观念到行为变化了,这所学校的课改才能进行得有声有色,办学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对新课程的态度决定着一所学校课改的成败。校长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在新课程里他至少要肩负起四种责任:决策、指导、参与、总结。

一、校长是本校课改的决策者

新课程设置为三个层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不分高下,并列实施,互为补充,比起过去的单纯国家课程来说,发展的空间更大,更具灵活性,但同时迎接弹性课程的挑战首先就是校长,校长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而校长的课程观更直接地涉及到评价观和人才观的问题。

旧课程中,国家课程一统天下,评价的单一方式决定了人才的畸形发展,但是新课程设置的全面性,评价的科学性,它给予学生多维的发展空间,怎样从旧课程过渡到新课程,怎样引导师生的课程观,校长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评价制度的建立,校长有着充分的发言权,校长的肯否关系着一所学校课改的深度和广度,正确的决策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之,则可能比旧课程更糟糕。

过去,地方课程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并不是研发课程者出了问题,而恰恰是决策者的问题,一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原因,没有科学的评价就采用不评价的方式。二是校长的原因,因县市主管部门不评价,也就顺理成章不评价。新课程实施中,校长的权力大了,地方课程的地位高了,要评价,没有固定的模式,各校实施的基础不一样。怎样评价,关键看校长的认识。校本课程就更是如此,不仅评价方案要学校出台,就连课程的开发权都在学校,面对这种重大改革,校长不引起高度重视,作出正确的决策,校本课程肯定只是一个形式,不能达到课改的基本要求。

因此,实施新课程中,校长敢于决策,善于决策,用科学的决策来推动本校课改是至关重要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校长也才真正发挥出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当然,决策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只要团结好一班人,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二、校长是课改进程的指导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个好校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总是走在教师的前面,一方面来自于校长对全校教师和校情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校长外出学习见多识广能及时了解兄弟学校的经验教训。有了两条,校长就能立足本校校情,登高望远,对本校课改的进程及时把握,随时发现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和失误。

校长作为教师的教师,会经常深入到年级组、教研组与教师一道探讨新课程理论,探讨课堂教学实践。校长的指导能给教师一种实实在在的受益,它不同于专家距离教师太远,有些遥不可及。

校长的指导有一种亲和力,能给教师一种动力,教师会在校长的指导下更加积极地投身于课改。校长指导的过程实际上也处于一种学习过程,校长与教师的课程互动常常是双赢局面,教师在课改中生成的资源十分珍贵,校长也可从中受益。通过互相学习,校长在实践中会对本校的课改方向把握得更好。这样,校长不仅对当前学校课改的指导具有说服力,对今后的课改也不乏针对性,尤其是当二期课改开始后,校长会更加如鱼得水。上海二期课改中,涌现了那么多优秀校长,就在于他们在课改初期深入实践,从而提炼实践,指导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为民族贫困地区,在师资紧张,优秀校长紧缺的情况下,校长们始终走在课改一线,也是最佳的自培方式。几年的课改可以造就一大批专家型校长。

当然,校长要指导得法,确实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那种高高在上,动口不动手的君子校长永远也别想做出成效来,永远也没有指导别人的基本资格。

三、校长是课改实施的参与者

校长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决策与指导外,他还应该是忠实的践行者,只有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学生和课堂,在教育教学现实中才有真切地课程体验,才能掌握最珍贵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把握课改的节奏、进程与方向,确立课改的修正方案,及时进行调整。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中小学校长,只要稍具规模的学校,多是脱产干部,多数人不带课,问其原因,答曰:行政事务使他们抽不开身。一方面是客观的陈述,社会上包括政府部门把校长都当成了一种职业,校长只是学校管理者,而不是教师,校长理所当然地不应该带课;从主观上看,有的校长也不愿带课,专职管理,也认为任课是普通教师的职责。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一个好校长不仅要会管理,首先要是一个业务骨干。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期间一直兼课,他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80 节的结果使他写出了多本教育论著,成为一代教育家。魏书生也当校长,他也任课,而且高峰时期曾任两班语文课,每班学生均达 90 多人,也成为当代中国教育家。这一外一中的典型例子足可以说明任不任课与搞好学校管理并不矛盾,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校长任课更能服人,更能增强管理效果。当走进新课程时,更是课程的需要。

校长任教不是小事,更不是愿不愿意的事。在新课程实施中,校长任教可以更好地察觉治校方略中的不足,可以更贴近师生实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课程改革。

反之,一堂课,一篇随笔,一次学生谈话,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可以从某个侧面给校长提供决策的依据,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校长个性的地方。

校长的参与,会自然而然地缩短与校长的距离,使校长今后工作的群众基础更好。参与课改中,校长就可以成为课改的主人,就会明白课改的责任,也能在课改中了解师生遇到的困难,并能与师生一道寻求解决的办法。

校长躬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这种影响可以大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调动师生的生命活力,使课改更富有生机。当然,校长也会更辛苦,收获也会更多,学校的发展会更快。

四、校长是课改成果的总结者

在旧课程体系中,虽也有过各种改革,但大一统的模式,全国各地课改几年下来,结果大致差不多。我的经验就是你的经验,求异也较少,推动作用和深化作用并不明显。所以,旧课程体系没从根本上有什么改变。

新课程实施后则不同,因为三级课程的并行推进,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各地各校有很多自己独有的创造性的作法,无疑需要认真总结,即使是国家课程,不同的教者其阅历,认识,教法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经验,这些都应该好好总结。

可是,过去在很多中小学,校长由于脱产,对课程实施的情况实际不了解,只好委派部门负责人进行总结,交流时校长拿着材料念。但是新课程中,由于校长有亲身经历,有课程故事,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所以总结起来得心应手,总结的材料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校长的总结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某个部门或者普通教师站得更高,能从课程实施的全局上找到成败得失的原因,这是校长具备的特殊优势,一般教师很难达到这个高度。

校长的总结具有比较性。因为众多的交流机会,很容易挖掘出本校的亮点,评析本校爆出的热点,指导解决好本校突出的难点。在与外地外校的比较中,校长能及时发现本校课改中的突出问题,为今后的改革提供纠偏的思路。

校长的总结集思广益。集中全体课改人员的智慧,参与面广,层次多,不同角度的经验教训都可以总结上来。

校长的总结是理性的。由于校长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相对普通教师要高,所以,更便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刻地剖析,对今后的课程改革更具指导意义。

总结是上一阶段终点,同时又是下一阶段的起始,做好这项工作,对校长本身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对学校的课改成果是一次很好的宣传。在总结中,表扬先进,鼓励后进,充分调动制度的手段,人本手段,为今后的课改指明方向。

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不仅指明了校长在课改中担负的重要责任,也表明了校长这一角色对于一所学校课改的重要作用。

责任履行得好,作用发挥得就大。学校的课改就进行的顺利,其成功经验就会得到推广。

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现任中小学的少数校长缺乏课改意识,等待观望态度严重,对课改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带领全校教师走进新课程,脚踏实地搞课改。

课改中,作为一任校长,还要坚决杜绝花架子,做样子,捞取名利,有名无实,那样只会让课改淘汰。课改是科学实践,需要的是严谨务实的作风,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地各校实际,才会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Tags:有感,校长,课改,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