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学业成绩低下,伴随着的心理取向—厌学; 伴随着的学习方法—呆板;伴随着的行为习惯—懒散。他们最容易引起教师、家长的反感和烦恼。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可能将其逐出教室,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做了几年的班主任,我觉得每一位后进生都有其可爱可取之处,手心手背都是肉,优生让人疼,后进生更需要爱。我们要做的是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创造其成长的环境,挖掘其潜能,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位置,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走上成才发展之路。 一、 走进后进生的情感世界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作为班主任,应学会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我们要一视同仁,学会尊重后进生,深入到他们生活圈中,与他们一起交往、沟通,和他们无拘无束地相处,让他们乐意向我们倾诉苦恼和心声。这样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看到其闪光点,去呵护他们,帮助他们。我们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诚心、爱心、耐心”打动后进生,使其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能以心交心,把他们从错误中拉回来,这就是所谓的“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二、 创造后进生的学习氛围 后进生大多因为学习差而表现出厌学、丧失自信心、自暴自弃,从而造成自卑、失落,产生逆反等心理障碍。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让后进生与好生配对,让他们从同伴那里获取信息,在某些时候,学生间的交流更甚于教师的传授。在教学上,应从后进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多角度巧设计,用激烈的竞赛方式,诱发其跃跃欲试的情绪,为他们创造实践机会,让他们多表现,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让后进生受到群体环境的影响,感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力量,潜移默化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从而使其在学会求知过程中学会做人。 三、 讲究后进生的评价艺术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要一碗水端平,力求做到宽严结合,恩威并施。另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对后进生,还应讲究评价的艺术。对他们不能感情用事,不要话里带刺。后进生表面看起来挺要强,其实那是逆反心理和自尊心在做怪,他们的心一样易碎,必竟还都是孩子。面对失败和成功,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和鼓励。我们在评价他们的时候最好能多鼓励,少批评。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他们成功后的信心,让其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以鼓励的方式实现批评的目的,这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亲切的语调不会使后进生感到生畏和气馁,相反会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功效。 四、 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早在入学前就已深深地烙上了家庭教育的印记,学生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做好转差工作,仅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班主任要做好协调者,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步调,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班主任要顺利地开展转差工作,要学会与家长做朋友,定期召开家长会,或以家访的形式及时向他们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注意谈话艺术,避免“告状式。” 同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恰当的教育方式,必要时要向家长宣传教育教学知识,使家庭环境有利于学生成长,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象阳光和雨露那样共同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服务。 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是多变的,因人而异的。以上所谈只是转差工作的点滴,要想转化后进生,班主任还可与科任老师互相沟通,协同作战,形成教育的合力;还可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课、黑板报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可组织后进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为他们创造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还可开展心理健康课、法制报告会等等,不必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教育方式。 总之,后进生其实并不让人讨厌,只要我们能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分析他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发现他们随处可见的闪光点,感受到他们不亚于优生的可爱和灵气。他们的差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久的,只是一时间的或某一方面的差。为人师的我们应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给他们一点阳光让他们灿烂;给他们一片蓝天,让他们绘出美丽的彩虹。 Tags:手心,手背,都是,后进生,转化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