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陈丹凤 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教育事业是关系民族兴衰、国家成败的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教师的师德水平状况如何,关系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影响到我国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只有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贯彻依法治教,与时俱进,更好地以德育人。可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师德形象,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做人民满意教师,对教育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建设,争创人民满意学校,争做人民满意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身修养,才能让人民满意呢?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要以德修身,修成正果。“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有了“从善如流、与人为善”的崇高心灵和境界,才能从思想灵魂深处认识到道德在人们生存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理论上认识,指导工作实践,也就是说人有了好的道德,才具备了立身资格,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们必须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忘我”的思想,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大局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纪,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不论是校内校外,均要以“铸师魂、展师风、重师能、树形象”为宗旨,以“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等精神为师德建设的核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努力塑造人民满意教师的良好形象。在正身养德的同时,切实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做好学习型教师,不断充电,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使教师工作更具有专业意义。因此作为人民教师,要想正人,必先正己。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就在其中。 第二、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教师对社会应尽的职业道德义务,也是教师对社会做贡献的主要内容。能否自觉地做到以德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通过教书育人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如何以德育人?依据江泽民同志为讲话精神,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用素质教育的灵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首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爱护和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要努力克服重业务轻政治,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轻文,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学质量轻教育质量,德育没我事,有事找班主任,平时只教书不育人,出了事找德育等种种不良倾向。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应从人的发展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人的发展,首先应是德性的提高,这一点,不仅教师要明确,也应让学生晓得。人生两件事:学做人,学做事。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学校工作中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工作。这也正是我们平时常讲的“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所以必须明确,师德建设首先要明确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什么。 第三、将守师德同遵纪守法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在学校里有师德,而且还应该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的模范践行者,作一名合格的公民,是教师在家庭、社会领域中的基本体现,只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才能更好地守师德,才会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四、加强师德建设,要不断创新。创新必须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不仅要首先从思想去创新,也就是要用先进的现代的或前卫的师德理念去武装头脑,还要在实践工作中去探索,去发掘,去创造,做前人所不及之事,大胆尝试,因为时代在前进,教育要发展,所以师德建设也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局面。 一句职业道德中的“一个都不能少”格言可以作为我们师德建设的阐释: 如同对于生命,阳光、空气、水、养料,一个都不能少一样,做一个好的建设者,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好的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一个都不能少;优良的职业技能、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荣誉,一个都不能少;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一个都不能少;服务工作中,微笑、规范、标准、程序、周到,一个都不能少;效率、务实、科学、实际,一个都不能少。 让我们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去创造师德兴、教育兴、民族兴的美好明天吧! Tags:争做,人民,满意,教师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