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正确协调教与学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日期:2005-5-18 08:17 阅读:

正确协调教与学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内容提要当前自然科学教学,特别是老教材的教学面临着困境,作为一名老教材的执教者,为了解决社会发展对自然教学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矛盾,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自然科学教学中主导与主体、创新与模仿、竞争与合作、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协调  主导与主体 创新与模仿 竞争与合作   课内与课外

       促进  自主学习

当前自然科学教学,特别是老教材的教学面临着困境。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自然科学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教给学生传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对自然科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被困在烦人的习题堆里,无可奈何地学习。近年来本人在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全面推广分层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都有明显进步。下面就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创新与模仿、竞争与合作、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做一阐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协调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学活动的过程是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的过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是容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若没有学习的要求,就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硬灌也灌不进去。因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例如:在物质的溶解性一节教学中,我把课本P12图1-12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感性认识后,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在液体中是不是只能溶解固体物质?这时候学生就会开始猜想、讨论甚至争论。此时我用微笑鼓励学生的质疑,然后建议学生用实验或生活中的例子解释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就在不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内容。而此时的教师并不是知识的主宰者。

又如:在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教学时,我在讲授新课时直接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把新授课和学生亲手做实验揉合在一堂课上进行。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成的分组实验器材,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

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成象的规律,并填入下表中。

 物距

(u)

象的性质

象距

(v)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象或虚象

 

u>2f

 

 

 

 

 

 

f<v<2f

(与物体异侧)

 

f<u<2f

 

 

 

 

 

 

V>2f

(与物体异侧)

 

u<f

 

 

 

 

 

 

 

(与物体同侧)

此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距、象距及象的大小之间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

1)物距变化时,象距以及象的大小同时变化。

2)在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象的情况下),物距越大,则象距越小,且象也变小。反之,象变大,向距一定变大,且物距一定变小。

如此教法学生比较主动,教师重视过程的揭示,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参与发现,得出结论,领悟其中的奥妙,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无疑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实现了教师从演员到导演,学生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

二、协调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创造始于模仿,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通常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因而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中,提供模型,进行启发,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是一个必经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当前的教学中也应注意到,一味机械模仿会阻碍创造力的发展,在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通过眼看、手动、脑想把知识发现出来,让学生知道,创新不在于某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有人提出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自己来说是否新颖。

例如:在教学自然科学第四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时,老师按照课本的安排,先介绍氧气的用途,再介绍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介绍化学性质时,教师先演示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学生观察、老师归纳实验现象,然后老师继续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学生观察并归纳现象,这种教学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把课本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只能算是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研究一种物质的方法是——性质、结构、用途、制取等,让学生不再机械地学习物质的用途,而是把它融入物质的性质中,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另外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前,我先让学生自由探讨并说出自己已经知道的或想知道的有关氧气的知识,然后再讨论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你的说法,说出实验方案,最后进行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老师平时想不到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各具特色。

通过这样的安排,教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空间,学生在问题的探讨过程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将会逐渐提高。

如在复习化学计算时,有一类如:已知FeSO4和Fe2(SO43 的混合物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求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的题目,我就通过归纳解题方法,提供给学生解题模型,然后再让学生练习,这样就能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解决了这类题目后,学生再碰到诸如“已知Na2S、Na2SO3、Na2SO4混合物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求S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一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我觉得这种提供给学生模型,根本不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反而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协调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动机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较量;合作,则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两者都意味着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个人之间的广泛的相互作用。而并非是进行与他人无关的个人活动。竞争与合作都是课堂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社会,学生既要学会竞争的技巧,也需要掌握合作的本领。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用集体性的竞争如小组之间的竞争,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人际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普遍地提高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与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一节内容时,我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课前我首先提供给学生硬币、铅笔芯、圆规、橡皮擦、塑料尺等器材,然后提出问题——“盒子里有哪些物体是容易导电的?”,让学生思考。

2)小组讨论,共同协作设计实验方案。通过组内交流、启发,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成果,同时纠正教师无法一一纠正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主动学习意识。

3)组际交流,鼓励竞争。让每组派代表陈述自己小组的设计原理及实验步骤,各组选择认为最佳的方案进行实验。通过组际交流,为更多学生创造代表集体的机会,将小组的共同成果转化成全班的认识成果,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竞争意识。

在进行小组竞争和合作时应注意:

1)明确交流内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先让学生尝试探索,在通过相互协作,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能的思路有哪些,这样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从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强调独立思考。若对一个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协作和讨论,反而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进而会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自然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平时,我们应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教师应重视充分利用校外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媒体中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意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某种信息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针对学生平时上学往往借助自行车,我就把课本中的摩擦、压力、压强、杠杆等与之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离不开生活。针对初中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引导学生观看“不可能的任务”、“幸运52”等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与一体的栏目,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另外,平时开展科技小组活动和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绿色乐园、城市垃圾处理场等都有利于课堂知识的落实和升华。

总之,作为自然科学任课教师,我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总结,一定能挖掘出适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

参考书目

[1]、科学(化学、物理、生物)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自然科学(1-6册)课本                浙江教育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学数学研究                       江西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出版

 

 

 

Tags:正确,调教,促进,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