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支点” ――对“沙龙课堂”模式的几点思考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312000) 纪春光(0575-8367610) 一个月前在一中学观摩了一堂课,至今记忆犹新。不过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不是老师,而是在台上表现出色的七位同学和台下那些学生。这是一堂高三专题复习课,主题《石油转动地球》,采用该校自命名的“沙龙式”课堂模式。主持本节课的是宋杭丽、包晗、 专题《石油转动地球》涵盖高中阶段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学科知识,属文综专题复习。课前一周,七位同学合作围绕主题多渠道收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认真设计问题,科学安排顺序,制作完成了带视频材料PPT课件。课堂上,七位同学分成四组,依次由宋杭丽、包晗两人合作负责从地理学角度进行专题分析,由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我们经常在思考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的教是为了什么?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背后深藏着不同老师对教学理念的诠释和理解,体现着不同老师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当前,教育教学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在观念的层面已逐渐为大家认同和接受,只是真正在自己课堂上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已 本案例中各环节活动设计都围绕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课后向学生了解得知,在一星期前,老师对学生布置了要开设一堂观摩课的任务,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担纲,别的就没有多说。宋杭丽等七同学接受了任务,他们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自主确定讲课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制定计划,组织分工,搜集信息,最后制作课件。根据主题内容需要,把过程有机地分为地理、政治、历史和总结四大板块,每一板块分组主持完成。课后还将写出一份自我评判报告。 综观本案例全过程,已形成了一个由“计划-准备-上课-反馈-总结”诸环节构成的复杂又完整的立体学习系统,我们理解的“课堂教学”在本案例中也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已。在这里全然已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由老师“传授”甚至“灌输”特点,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活动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地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使学习活动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心智的拓展,心灵的放飞”。①(P.23)经历过这种活动的每位学生不仅其学习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调动和培养,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失败的痛苦,过程的艰辛,合作的愉快。“它所形成的学生的进取、探究的精神,会成为他们永远的财富” ②(P.32),并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使学生得到自由、健康、充分和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给学生一个支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问,学生答,师生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虽时下一些有新理念的老师在课堂上自觉地还学习权给学生,但是依然不自觉地透射出老师“权威”地位。究其原因,是对学生不信任,低估学生能力。反观本案例,用富有成效、形神统一的教学活动,几乎“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用事实提醒我们每个学生隐藏着巨大的潜能。过去缺少的是“伯乐”,学生少有展示才艺的平台和自由时空,缺了一个“支点”。 看本案例,学生从不同渠道搜集了地质构造图,世界各国石油储存量示意图,OPEC相关知识,伊拉克战争相关资料,历史上曾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资料,俄罗斯石油管线走向示意图,中俄石油资源合作的视频材料,中日在石油问题上的冲突,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战略等大量的材料,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后,制作完成了由三十五张片子组成的专题性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各组同学展示了各自的风采,看似文静的女同学宋杭丽流利地讲解,严密地分析让听者感到科学和严谨,包晗在台前操作电脑,同步播放相应的幻灯片; 但我们又思考,是不是只有这些学生能干呢?肯定不是。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当每个人都有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而高效学习时,他必将在认知、情绪、社会、甚至生理各方面展示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③(P.12)“一个人只要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得到亲切的引导和轻松的发展,他的智能结构和人格结构都会呈现出自然的美丽的状态。”④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因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套用阿基米德的名言:“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们能撬动一切。” “平等中的首席” 在本案例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堂沙龙”中,原本应是主角的老师却“安坐”在学生中间,自始至终“静观”学生们的表现。在这种模式下老师似乎成了摆设,可有可无。果真如此吗?事后虚心地 如果我们明白学习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有无限的潜能,明白“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 ⑤(P.326),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要通过自己的内化, “美丽中的缺憾” 如果我们孤立地分析本案例,在感叹其理念之新,效果之显著的同时,心中还怀有一些疑惑。本案例活动中,其一,整个教学活动从头到尾主要参与者 公平性是现代教学理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也是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要求和体现。虽然学生具有差异性,不能要求每位学生“等速”发展。但正是因为学生的差异性,更要求教学的公平性,通过让每位学生平等享受机会、享受教学、享受过程、享受成功,通过学习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这不也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高期待吗? 参考文献: ①董洪亮 《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②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③转引自 徐晓芸《走自主创新学习之路》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年 ④摩罗《多元智能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http://www.anewfocus.com/yhf/yhf ⑤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 华夏出版社 1987年 Tags:学生,一个,支点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