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近日部署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中国青年报刊发的调查显示,72.6%的受调查者支持大学生开展学习工农兵等社会实践活动,70.6%的受调查者赞成把这一实践活动推广到全国高校。有专家认为,学农、学工、学军不但能磨练年轻人的意志,还能丰富社会阅历。 权且假定这项活动在重庆能顺利开展并赢得学生及其家长认可,那么是不是值得推广到全国呢?从表面上看,学习工农兵的一干举措,地域色彩并不浓厚,也就是说,不会出现方案“走”出重庆就失效的问题。如果重庆之外的各地,立足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引进并复制重庆方案,也可能取得积极成效。 但这种活动可能的成功,也代表了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中国内地学生,并不是在隔绝外部空气的冰柜里长大的,何以至于对工农兵、简单劳作陌生到这个程度? 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和学习实践方式究竟与社会产生了多大隔膜?官员、教育学者力推的教改(包括教科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究竟是在增大还是缓和、拉近这种隔膜? 比如,招生制度改革进程中,如今“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初成,这会降低高中生的学习负担,还是会因标准多样化而增大高中教学压力,进而逼迫师生加紧训练,最终令他们更无暇关注社会?意在给偏才、奇才、怪才一条出路的自主招生改革转入执行,却成了招收考试尖子的优先通道,为什么不能现场考察考生的种树技能、农业常识和生活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如今的学校、老师,为什么不敢像二三十年以前那样,经常组织春游、秋游,让学生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了解实际?答案很简单,因为针对学生群体的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造成校方和教师必须承担无论是过错所致还是意外发生的学生伤害的全部责任。既然如此,哪个学校还敢冒着倾家荡产的危险,带着孩子们去玩?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的十二年(或许更长时间),学生没有机会在学校和老师的组织下了解社会,家庭自己组织的机会也很少。这样的损失和缺憾,是毕业前4个月的社会实践所弥补不回来的。 所谓“学农、学工、学军不但能磨练年轻人的意志,还能丰富社会阅历”的说法,揭示出一个尴尬的事实,也是本文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农村户籍学生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入学率的降低,代表着怎样的一种公共资源分配导向?试想,二代、三代农民工在生产流水线上熟练操作,眼见来锻炼的城里人大学生手忙脚乱,过后言之凿凿“磨练了意志、丰富了阅历”,会不会激发出前者的悲愤感,或者嘲讽? Tags:热议,大学生,工农兵,追捧,反衬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