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创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30年来,北京市有26万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专科学历证书,有800万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自学考试在满足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也已成为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从北京地区情况看,自考主考学校基本上都是后来进入“211工程”的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自考发展的第一个10年,考生大都是因十年动乱丧失升学机会的优秀青年,自考成为精英教育的补充形式,使得自考的学历证书很快得到国家承认,并获很多国家认可,因此也形成了自考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观念。上世纪整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但20%左右的高考录取率仍然难以满足青年的升学意愿。自考以其学历证书的高含金量和灵活的学习方式、考试方式,适应了广大青年继续求学的需要,许多助学机构也相应产生,更由于北京主考学校的品牌效应,使得自考成为无数高考落榜学生边工作边学习的不二选择。这期间,考试人数连续数年居高不下,北京的一次自考就可达80万科次。自学考试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还是作为一种考试制度,都逐步成熟完善起来。进入新世纪,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目前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已达60%,教育发达地区更是高达80%以上,北京地区自考报考人数连续数年以10%—20%的速率递减。 面对这种情况,北京市对自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对主考学校采取激励措施,对助学机构加强支持与规范,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并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直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自考专项学历证书考试,面向高职教育开展自考等等。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自考应运而生并左右其发展的根本原因。自考的应运而生及辉煌发展,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自考今天面对的发展中的问题,是自考多年来形成的自身发展定位与目前社会教育需求相脱节造成的。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是自考发展的生命线。自考无论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还是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坚持质量标准才能获得社会认可、才能使考生获得学习的“价值”、才能获得持续发展。面对今天的自考发展背景,多年来形成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已经过于单一,并在相当程度上困扰着自考的发展。对此,我们在着力拓宽自考类别、层次的同时,应相应建立起综合的、立体的质量标准,才能给自考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考试方式是自考有别于其它高等教育形式的主要特点,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将高等教育资源灵活的配置给学生,造就了自考发展的活力,也使自考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更具独特作用。但因目前大部分自考生的学习工作经历已与十几年前有很大区别,所以自考的学习、考试方式也必须改革。 开拓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局面,要创新发展观念、明确发展定位。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今后10年的发展,要从三个方面的转变入手:首先在发展理念方面,在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同时,要由单一的学科型质量观向不同类别、层次高等教育的立体质量观转变;其次在发展定位方面,要由单纯的作为学历教育的补充,向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支撑并举转变,并逐步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最后在发展主体方面,在继续保持现有主考学校的基础上,要向职业教育类高校转变。 自考在三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上改革要有不同的侧重:学科教育方面,要根据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继续调整专业设置,在自考主管机构、主考学校、助学机构之间进一步完善“责权利”明确的管理体制;职业教育方面,要逐步引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作为主考学校,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参与、行业管理、企业支持”的新型发展模式;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要与社区学习组织联手,为满足市民多种学习需求提供便捷途径。 Tags:高自考,建设,学习型,会的,重要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