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对本科生“回炉”读职校应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日期:2010-11-8 10:47 阅读:

   周琼是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今年毕业的本科生,在经历了一番找工作、上班的坎坷与挫折后,“回炉”念中专去了,目前是山东物业管理学校的一名学生。(《山东商报》10月26日)这不是笔者第一次看到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的新闻了。 

  对于周琼的做法,某视频网以《××炮轰本科生“回炉”,本科教育实属颓废》为题,制作了一期节目。某杂志主编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周琼去中专读书是对其工作的一种逃避,这样会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说实话,看完这个视频,笔者对该杂志主编的看法不敢苟同。本科生“回炉”也许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是不是就这么简单、随便地得出个结论——本科生“回炉”读中专会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

  其实,本科生“回炉”读职校在国外也很常见。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在去年两会期间就说,他曾经在德国工作过12年,让本科生到职校“回炉”的做法在德国很普遍。德国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在考上大学后选择保留学籍,然后到职业院校“回炉”,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果能实现这个愿望,学生进可升学,退可就业,使教育渠道非常畅通。

  在韩国,为了就业,一些大学生不得不使自己的人生规划来个“U型转弯”,重回校园,这次他们并不是要拿文凭,而是想学一门手艺。据统计,在韩国154所受访的专科学校中,64所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正是高就业率,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走进专科学校的大门,希望通过两年的学习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以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成为抢手货。

  了解了国外本科生“回炉”的做法,再来反观国内。遗憾的是,国内的本科生在放下“身段”去职业院校读专科时,却招致了一系列的质疑——本科四年是不是白读了?这是不是高等教育的浪费?既然已经有了本科的学历,为何不选择读研接受更高一层的教育?对此,笔者以为,我们还缺一个宽容与理解的环境。

  其实,考察任何社会现象,都要立足于促使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之上。众所周知,我国的本科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与社会的需求相距甚远,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这些根深蒂固的“顽疾”无法一下子克服,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选择“回炉”一方面是出于无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理性、务实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一种亲身经历过后的再调整。毕竟,他们再次选择的目标都很明确,为了现实的就业问题而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

  再者,回溯到高考填报志愿,可以说很多考生都是懵懵懂懂。从小学到高中本来就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缺乏对自我的完整认知,没有人能够确保所填报的专业就必定是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随着学生自身阅历和年龄的增长,对自我的认知就会越来越深刻。学生的兴趣和追求发生改变是正常现象,至于是选择接受更高一层的教育还是“屈身”就读职校,这完全是个人意愿,本应得到尊重。只是在我们一贯的思想中,“本科”、“专科”学历的等级观念依然深厚。

  其实,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让本科生“回炉”读职校,促进本科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不失为一种良策,所以,面对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的做法,我们没必要大惊小怪,社会更应该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甚至让本科生“回炉”成为一种时尚。

  当然,对此现象,我们更多地需要反思。首先,从考生来讲,填报志愿的时候,是选择就业率高、专业实用的职业院校还是选择接受本科教育,这是一个需要慎重抉择的问题。其次,从官方的角度来讲,本科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否跟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否进一步完善和成熟,职业教育何时才能为普通大众所认可,真正地在老百姓的心中站稳“半壁江山”,这些面临的挑战依然很严峻。最后,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也能否建立一个沟通的渠道,使得更多的本科生可以“逆流而下”读职业院校,获取某个行业的“职业资格”,以期缓解部分的就业压力。

Tags:本科生,回炉,职校,应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