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对四所在甬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学生心理问题平均检出率从2004年的13.8%上升至2009年的20.6%。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该如何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张(化名)是我市某高职院校的学生,患有较严重的抑郁症,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一旦处于人多的地方,她就会吓得浑身发抖。前不久,小张回家过中秋节,父母指责她学习成绩不好。不想第二天,小张就不见了。学校老师闻讯四处寻找,又到派出所报警。两天后小张却偷偷回了家,问她去哪了也不肯说。 这几年,班主任监督小张吃药、吃饭,陪着她跑步,没少费心思。即便这样,仍时时担心小张出什么意外。 事实上,像小张这样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每所高职院校都有,而且人数正在增多,呈逐年攀升趋势。对四所在甬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学生心理问题平均检出率从2004年的13.8%上升至2009年的20.6%,5年时间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 在甬高校对新生进行的心理检测结果也显示,新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年都有新生一到校就因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难以适应学校生活而休学回家。 大学生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当属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徐竞老师分析说,一些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难免引起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他们往往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导致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问题。 其次是情感问题。由于性生理基本成熟,大学生迫切想得到异性的友谊以至爱。然而,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由于与异性交往困难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曾有一女生,不能接受与男朋友分手的现实,跳楼导致高位截瘫。 第三是自卑心理。从调查情况看,高职学生中45%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明显高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考不理想使高职院校学生当中不少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自暴自弃,主要表现为厌学、漠视社会规范、以自我为中心与从众等。 高职院校学生中的贫困生因为承受了经济、学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尤其需要关注。小胡来自一偏僻山村,家里经济困顿。临毕业,小胡一心想着找个好工作,早点还清债务。在人才市场上几次碰壁后,小胡变得沉默了,后来干脆就躲进寝室里,一躲就躲了两个月,无论老师、同学怎么相劝,都不肯出来。到医院一查,患了严重的抑郁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员参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徐竞老师指出,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生态尚未形成:一是心理教育起步晚,完整有效的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二是与专业教育相脱节,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三是心理教育缺少心理专业支撑,思维封闭;四是师资力量较弱,心理教育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经验也较为缺乏。徐竞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员参与。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高职院校的重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甬高校已开始尝试全员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寝室-班级-学院-学校”四级心理教育体系:在寝室设朋辈心理辅导员,由学生担任心理辅导员;每个班级设心理委员,负责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班级团体活动;每个二级学院设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保证全员参与,该校每学期都组织保安、楼管处阿姨学习心理危机干预常识和严重心理问题筛查。 有老师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父母的参与。父母教育子女方式不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病根之一,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天性中的一些东西被压抑着,高中毕业了还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 Tags:三大,心理问题,困扰,宁波,高职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