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专家:“名校办民校”最好全部转公办

日期:2010-9-21 09:50 阅读:

编者按:六年多前,2004年“两会”期间,时任民进中央常委、苏州市副市长的朱永新就做了关于《停止名校办民校》的提案,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特别是近两年间,“假民办”现象备受社会诟病。江苏省政府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年底前全省要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搬迁改制正是其中重要一步。此时,回首往事,朱永新在2007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言说值得重温。

  朱永新,1958年8月生,江苏大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记者:新《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但是,目前似乎尚没有法规说明以往已由公办名校改成“民校”的,今后应该怎么办?

  朱永新:我的建议是首先叫停,不能再新办“名校办民校”。就是先要把车刹下来,然后再想办法整顿已经上车的学校。这些已上车的学校,最好的办法是完全变成公办学校,次优的办法是改变成真正股份制的学校。 

  记者:现在一些“名校办民校”确实也引进了部分民间资本,搬离了母体“名校”的校园,这能算真正的民办学校吗?

  朱永新:这里有个真股份和假股份的问题。真股份就是要有真正的民间资本进来,新学校的教师与过去公办学校系统教师身份脱钩,工资关系也斩断,都要纳入民办教育体系。假股份就是虽引进了民间资本,股份有多有少,但教师身份仍然没变。这些假股份学校对真民办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竞争。

  记者:您好像特别注重教师身份这一点。

  朱永新:当然很重要,你有这个身份,人家才愿意来这个学校;你没有这个身份,人家就不愿意来了。 

  现在老师愿意来“名校办民校”,说白了是因为这些学校第一是公办学校身份,第二是民办学校待遇。那它当然有吸引力喽。

  记者:你的看法是假股份必须全部转为真股份?

  朱永新:对啊,这类学校要和老学校申请脱钩,然后资源重新整合,这个不是不可以的。我们的立达集团就试图往这个方向走,第一步变成股份制,第二步逐步使工资、教师的身份独立。现在我让他们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我没办法让他们变成民办的,但是去年新人进来就按民办学校身份走。若干年后,这两个核心问题就解决了,就改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了。老校可以有股份,这个要尊重历史,改革完全不尊重历史,也是不现实的。

  记者:您觉得为什么叫停了“民校办民校”,又滋生这种新类型的“名校出资办民校”?这类学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朱永新:就是一个教育财政的问题,都是钱的问题,政府没钱啊,教育部门穷啊。现在各地教师与公务员差距还比较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有政府为什么办民校,很大部分原因是想由此腾点经费出来,给教师多发奖金,提高待遇,尤其是给薄弱学校。如果政府能保证所有学校公共经费运转,还有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持平,不要完全一样,基本持平就行。我相信,所有学校全部变成公办,实际上就是一张纸的事。

  记者:是不是在“名校办民校”问题上,教育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是替政府受过? 

  朱永新:对。我曾经要求有些学校办成公办,但困难非常大,为什么?财政没钱啊,教育局长和我说,你财政给我钱,我马上变成公办。政府公共财政应该把所有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全包了,把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持平了,把学校运转经费全部管起来。政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我想校长们也没必要办什么民校了,教育行政部门也没必要挨那个骂了。

  这是我国教育财政机制和体制上的一种缺陷,所以要重新思考和建设中国的教育财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出路。

Tags:专家,名校办民校,最好,全部,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