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抢生源趋向低龄化 3月12日,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就大学自主招生等问题向媒体谈了自己的看法。朱清时说,今年,南方科大已经做好了自主招生准备,决定自主招收50名高二优秀学生进入试点班,目的是探索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方式。而这种高校招生低龄化倾向,会不会打破高中平静而传统的教学、育人秩序? 南方科大高二试点班成议论焦点 据朱清时介绍,试点班中的50名本科学生将全部从高二学生中录取。“不一定让他们参加普通高考,而可能高校组织考试。”朱清时说,目前学校“高二学生不用参加高考直升大学”这一打破常规的实验还要得到教育部最后认可,只要教育部认可,南方科大就去尝试。朱清时补充说,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分为两部分:一、考查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的是不出难题的书面考试;二、考查创新素质,通过面试辨别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为什么“直招高二学生”?朱清时解释说,高二学生参加高考就是“跳级”,学生能跳级成功,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进入高校学习的能力,没有理由非要他们多学一年。教育政策越来越人性化,与时俱进,不能不放开非高三学生参加高考的限制。朱清时还说,现在高中教育中,高二学生已基本学会各门学科知识,高三主要是复习强化训练,容易导致素质教育变形,在高考制度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招收高二学生有好处。 其实不只是南方科技大学瞄向了高二优秀学生,大学争抢优秀生源普遍开始向低龄化发展。据记者了解,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也纷纷抛出类似的自主招生政策——高一、高二可以直升武汉大学,高考分数不过重点线也可能被四川大学录取。随着高校招生季节的到来,大学争抢优秀生源有可能进入白热化。 是自主招生还是争抢生源 “希望这种自主招生不要再扩大化了。否则,高中到底是两年还是三年?正常的教学秩序谁来保证?”采访中,郑州多所中学校长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忧虑。“大学实际上是利用自主招生的名义,在争抢好生源。”郑州中学高正起校长说,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的目的本来是为那些有特长的偏才提供上大学的机会,但现在的自主招生却演变成一个小高考,不仅让很多高三学生疲于奔命,而且那些有特长的偏才也没能得到真正的升学机会。“我是一名高中学生的家长,自从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后,女儿所在学校高三学生一过国庆节就开始忙于准备自主招生考试。他们找关系、备材料,闹得学校、课堂都挺乱。有的学生甚至请假去上课外的辅导班。为了能顺利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一些学生甚至要请假提前到北京适应环境、强化训练。”学生家长周先生向记者介绍。“现在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更加注重整体综合素质考试。比如北大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在全校排一排二,不推荐也能考上北大,校长之所以不敢推荐偏才、怪才,就是怕引起家长的不满。因此,没人能从本质上改变高考的现状,高考改革也不是中学或者大学单独能做的,大学也不能突破性地去做,只能小步子地进行改革试点。”郑州轻工业学院宣传部长张旭虹介绍说。 高校自主招生当为高考之后的补录 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推出“五校联考”自主招生模式,随后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再到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一、高二学生直升大学等,形成越来越激烈的自主招生大战,这种盲目跟风甚至近乎比拼的形式花哨的“掐尖”生源战,已经被教育专家批评为违背了教育规律。 张旭虹认为,高考是高校招生的第一考,应该捍卫高考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公平。高校过早、过多自主招生,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从而撼动社会公平的天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甄尽中教授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如果过早,势必影响高中校园的宁静,影响高中教学正常秩序。高校招生低龄化趋势更让高中从高一开始就进入竞争,很明显,这就预示着:初中阶段就必须进入先期隐性竞争。 中原工学院李廷利认为,如果过多的高校在高考之前就过早自主招生,势必造成高校间的恶性竞争,高招秩序难以保障。为了挖到好生源,势必花样百出,势必越早越好,势必先下手为强,对于没有自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也不公平。他建议说,把自主招生看成是高考之后的补录,可以有效弥补高考唯分数录取“一刀切”的不足,各高校因校制宜,不拘一格选人才,才能将那些真正适合本校的特长生、偏才选入高校。 自主招生低龄化不宜提倡 正如不少中学校长所言,高校自主招生越来越演变成一种变相的争抢好生源大战。令人震惊的是,这种抢生源大战战场已经从高三扩大到整个高中阶段,因为多所大学出台自主招生政策,明确表示可以招收高一、高二学生。 然而,在教育部的规定中,是禁止高一、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如果发现高一、高二学生参加高考,这些学生将受到禁考处罚。 张旭虹说:“对于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探索,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这毕竟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自主招生开的口子不要过大,牵涉的面不宜过大,低龄化倾向更不宜提倡。国家还是应该从宏观上调控,让一部分人参与,而不能因此影响绝大多数人。” 自主招生改革原本是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是对应试教育改革的一种探索,增加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机会,但现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收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出的题越来越偏、越来越怪,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相符合。 高校出台这样变味的自主招生政策,给高中教学、学生家长增添了繁重的学业、经济负担。如今,家长和学生还未完全适应“小高考”,自主招生却向低龄发展,使原本就很脆弱的学生、家长的神经再度提前绷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高中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应该为了考学而学习,否则又变成为人们所诟病的应试教育了。 “高中学习不单为了考大学,如果高一就获得大学的招生资格,他今后学习的全部就成了应付两年后的高考,这对孩子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构建及德智体等诸方面培养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自主招生的低龄化,如果不叫停也应紧急予以矫正。”郑州十四中的席老师认为。 Tags:生源,高校,趋向,低龄化,改革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