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初一历史第一节课教案(资源9份)

日期:2024-2-1 14:31 阅读:

以下是有关“初一历史第一节课教案”的资料,二一备课易提供海量课件试卷备课资源,请自行搜索下载

初一历史第一节课教案
序号资料标题下载地址
1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下载
21.3 地球的历史 第1课时 教案下载
3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载
4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早期文明的产生微课教案下载
5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载
6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载
7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下载
8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下载
9高中历史统编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案下载

篇1: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目标 1. 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感受时空的变化,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认识民族关系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变化,在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家国情怀;3.通过史料阅读的对比,全面客观的评价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4. 通过对变法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分析,理解变法运动出现的必然性;5.在春秋、战国政治环境剧烈变化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思想出现蓬勃发展的发展,通过史料认识孔子、老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课件预览

篇2:1.3 地球的历史 第1课时 教案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第1课时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的角度来讲述地球的演化历程。所以本节课首先要重点讲清楚地层、化石与地质年代划分的关系,然后从不同的地质年代地球上海陆演化、生物进化和地质矿产的形成等方面详细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规律。由于本节课对学生而言,较为生疏,且信息量较大,按照教材设置的两大问题把本节课的授课设置为2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理解沉积岩的特征。2.分析图示资料,说清沉积岩地层及其化石与地质年代系统编年的关系。3.了解地质年代表的编年顺...(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篇3: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辛亥革命——走向共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第18课,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二是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前两个子目呈现时间发展顺序和递进关系,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开展为武昌起义爆发和民国建立作铺垫。最后一个子目呈现的是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体现了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和深化。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初中八年级上册教材第8、9课)已经学习过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且具备一定历史学习能力,但仍缺乏对革命背景和历史评价的深刻理解。因此高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分析史料,...(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篇4: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早期文明的产生微课教案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早期文明的产生安师省宿松中学 方晓刚【材料选编】材料一 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这一件实事,原来是包括在一种从静止状态到活动状态的过渡当中……文明的起源是通过内部无产者脱离现存文明社会以前的那个已经失去创造能力的少数统治者的行为而产生的……在无产者脱离少数统治者的运动当中,一个社会从静止状态有过渡到活动状态里,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二 人类所以可能创造文明……是由于人类对于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应战……亚非草原(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一带)长期而不断加剧的干旱对那里的居民提出了一种挑战,人们对这个挑战采取了不同的应战办法。有些人留在原地改变生活方式,出现了游牧的生活方式。有些人追逐...(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篇5: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课例《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学科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名称 《辛亥革命》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有三个目,分别是“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和《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学重点:革命爆发原因、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三民主义、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知道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酝酿、爆发、高潮和结局);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篇6: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教学目标运用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能描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通过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认识到学术界一般将“三家分晋”作为春秋与战国分界线;通过史料分析,总结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特征,论述大国争霸的影响,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通过分析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特征的不同史料,论述百家争鸣的背景。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重难点重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知道“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结合史料思考争霸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篇7: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8、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设计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8课。主要学习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反封建主义的四次思想解放运动。本课的核心概念是思想解放运动,要掌握什么是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会出现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带来什么影响?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的学生在经过第一学期的历史学习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整体来讲,知识、能力、素养等各方面都需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另一方面,起点不应太高。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参...(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篇8: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亚洲文明一、教材分析:亚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发源地有三个在亚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亚洲养育了人类的文明,亚洲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为了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将中古时期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亚洲文明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增强亚洲的文化自信和协作互信,努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的多元面貌。三、本课立意:通过了解西亚伊斯兰文明、南亚古印度文明、东亚儒家文明的面貌与特征,理解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共生和交流互鉴。四、教学目标:1.了解...(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篇9:高中历史统编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案

点此进入下载

文字摘要:《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情景式教学是一种感受体验式学习。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整理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背景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分析课标: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各方面的新变化。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全国地区适应)
图片预览:
课件预览

Tags:初一,历史,一节课,教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