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游山西村》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游山西村》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这首一首纪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原副编审邓韶玉对此诗作如下赏析: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
图片详情:
![]() 篇2: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教材复习: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含答案)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教材复习: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七上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动静结合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往往能够达到“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效果。本诗中用“澹澹”表现了水波荡漾之动态,用“①____”描绘出静态的山岛耸立挺拔的样子;再写草木与洪波,静与动映衬,显示大海②____的特点,形成意象和意境的和谐统一。2.清代诗论家叶燮曾说过:“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说说本诗画线诗句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好...
图片详情:
![]() ![]() ![]() ![]() 篇3: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水调歌头苏 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
图片详情:
![]() ![]() 篇4: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钱塘湖春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
图片详情:
![]() ![]() 篇5: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
图片详情:
![]() ![]() ![]() 篇6: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雁门太守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雁门太守行》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此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
图片详情:
![]() 篇7: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
图片详情:
![]() ![]() 篇8: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九年级全阶段(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专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 九年级全阶段(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请简要分析。(3分)(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图片详情:
![]() ![]() 篇9: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原文赏析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解01 观 沧 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图片详情:
![]() ![]() ![]() ![]() 篇10: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与阅读训练(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chóu chú)。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频考查句。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这一首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作者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着一“聚”字展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
图片详情:
![]() ![]() 篇11:初中毕业班热点测试金卷 语文 13古诗词阅读欣赏(pdf版含答案)初中毕业班热点测试金卷 语文 13古诗词阅读欣赏(pdf版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热点13古诗词阅读赏析1.(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9.(1)C解析:该联是写钱塘潮涨落有规律,就像壶漏报时一样准确,而不是说17.(1)月亮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阅的是落日,与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人们根据潮水涨落确定日期和时问。(2)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A句体现出词人感悟到:月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花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2)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景象。喻,...
图片详情:
![]() Tags:初中,人教,语文,所有,古诗词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