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词四首(精选20篇)

日期:2023-9-29 16:52 阅读:

课件资源是最辛苦的了,你还在寻找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词四首吗?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精选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词四首精品资料,本站还有更多的,可自行进行搜索下载使用。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词四首(20篇)
序号 资料标题 下载地址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下载
2 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满江红 讲练学案 下载
3 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渔家傲 讲练学案 下载
4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学案 下载
5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学案 下载
6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案 下载
7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学案(含答案) 下载
8 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讲练学案 下载
9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 教案 下载
10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解析 下载
1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词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下载
12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案 下载
13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下载
14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下载
1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下载
16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下载
17 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下载
18 【2023春七下语文期末高效复习】课内古诗考点梳理+练习(含答案) 下载
19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 同步教案 下载
2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下载

篇1: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九年级(下)课内古诗词赏析68.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sài)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诗词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极其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词...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2: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满江红 讲练学案

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满江红 讲练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鉴赏分课精讲精练满江红秋瑾一,内容精讲◎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3: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渔家傲 讲练学案

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渔家傲 讲练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鉴赏分课精讲精练《渔家傲·秋思》一.内容精讲◎原文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主旨作者借凄凉...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4: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学案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下册课内古诗词曲默写专题突破渔家傲·秋思一.知识讲解【考查内容】近几年的古诗词考点虽然较多,但仍有规律可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考作品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写的,而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诗词是没有的。中考试卷中此类试题的考查比比皆是,例如:2012年8.登高望远,兴发豪情,古人独占高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杜甫仰望泰山时志满于山的千秋慨叹;后有来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亦有杜诗精髓的延续传承,这穿越时空的惊世之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5: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学案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下册课内古诗词曲默写专题突破满江红一.知识讲解【考查内容】近几年的古诗词考点虽然较多,但仍有规律可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考作品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写的,而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诗词是没有的。中考试卷中此类试题的考查比比皆是,例如:2012年8.登高望远,兴发豪情,古人独占高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杜甫仰望泰山时志满于山的千秋慨叹;后有来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亦有杜诗精髓的延续传承,这穿越时空的惊世之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时...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6: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案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下册课内古诗词曲默写专题突破江城子·密州出猎一.知识讲解【考查内容】近几年的古诗词考点虽然较多,但仍有规律可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考作品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写的,而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诗词是没有的。中考试卷中此类试题的考查比比皆是,例如:2012年8.登高望远,兴发豪情,古人独占高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杜甫仰望泰山时志满于山的千秋慨叹;后有来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亦有杜诗精髓的延续传承,这穿越时空的惊世之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8.梁衡说:“好文章是一个人...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7: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学案(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12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自主学习原文赏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边塞地区的秋景,用“雁去”“边声”“长烟”“孤城闭”反映边塞广漠荒凉和军中战备不懈的情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家万里”表现了思乡之切。“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走近作者范仲淹 见第39页《岳阳楼记》写作背景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即作于这一...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8: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讲练学案

九下课内古诗鉴赏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讲练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鉴赏分课精讲精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内容精讲◎原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主旨抒发了作...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9: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 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12 词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词在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2.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3.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书写,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2)诵读四首不同词牌名的词,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理解四首词的内容。2.教学难点:结合词人的生平和词的创作背景,理解四首词中寄寓的情感。【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四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2.把握《渔家傲·秋思》《江...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0: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解析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古诗词解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必 背 诗 词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诗作通过对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愤慨和不平,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2.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诗中借用了姜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3.《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1: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词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词四首同步练习(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2.词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对《词四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表达了征人们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B.《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诗下阕,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的愿望。C.“八百里”“五十弦”与“吹角连营”相照应,营造了雄浑的意境;而“秋”字则点明了季节,烘托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D.秋瑾的《满江红》一词中的“俗子...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2: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案

九下课内古诗词曲默写突破12 词四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下册课内古诗词曲默写专题突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知识讲解【考查内容】近几年的古诗词考点虽然较多,但仍有规律可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考作品的思想感情。所谓“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而写的,而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诗词是没有的。中考试卷中此类试题的考查比比皆是,例如:2012年8.登高望远,兴发豪情,古人独占高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杜甫仰望泰山时志满于山的千秋慨叹;后有来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亦有杜诗精髓的延续传承,这穿越时空的惊世之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3年8.梁衡说:“好...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八年级(下)课内古诗词赏析45.关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对姑娘产生了爱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现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爱情。 一二句以一对雎鸠鸟相和而鸣的叫声起兴,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三四句统摄全诗,直接抒写男主人公的爱情愿望。五六句写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七至十句写男主人公追求、想...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4: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七年级(下)课内古诗词赏析13.木兰诗 《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5: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七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1.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词赏析】《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诗中“临”“观”二字写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心胸开阔,意境宏大。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6: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八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27.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词赏析】这首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首联,“皋”是水边地。东皋,指诗人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颔联和颈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7: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

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词赏析题大全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观沧海》--曹操 译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8:【2023春七下语文期末高效复习】课内古诗考点梳理+练习(含答案)

【2023春七下语文期末高效复习】课内古诗考点梳理+练习(含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内古诗考点梳理+练习【诗歌】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文学常识】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有《陈伯玉集》传世。【译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字词解释】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2.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19: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 同步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2 词四首 同步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12 词四首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2.把握两首词作的大意,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3.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雄心壮志。【教学过程】《渔家傲·秋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令我们动容的爱国志士,他们有的不畏艰苦为国戍守边关,有的虽两鬓微霜却仍渴望为国效力。他们将豪情诉诸文字,留下不朽名篇。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豪放派的词作?(学生自由回答)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也是豪放派的词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其中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通过回顾以前学过的豪放派词作,导入对《渔家傲·秋思》的学习,既联系了旧...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课件预览

篇20: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首词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课《词四首》中的第一首,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应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情感。词的意境悲凉、状况,形象鲜明、生动,语言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和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古诗词学习的方法,他们可以在把握大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词的艺术表现规律,进而理解词作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从而能够比较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教学目标...
图片详情:课件预览

Tags: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