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初中语文二轮专题古诗词曲的鉴赏课件(16张ppt)初中语文二轮专题古诗词曲的鉴赏课件(16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课件16张PPT。古诗词曲的鉴赏从考查的题型看,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考查的主要材料,以唐诗(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词(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为主,以爱国、离乡、离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考试的重点:正确理解诗词曲的内容;理解并鉴赏词曲中的名句;感知艺术形象;理解思想感情;品析语言。需要知道的答题“术语”表达技巧从广义上分为以下3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辞格、修辞格):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想象、联想、烘托、渲染、对比、衬托、讽刺、象征、托物言志、抑扬褒...
图片详情:
![]() ![]() ![]() 篇2:初中语文苏教七上课件 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共20张PPT)初中语文苏教七上课件 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件(共20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课件20张PPT。“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咏月的诗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咏月诗词。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王建)《水调歌头》 (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字仲初,许州人(今河南许昌)。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一生困顿,晚景尤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以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同志阶级的暴行。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作品有《王建诗集》。作者及写作背景苏轼,宋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
图片详情:
![]() ![]() ![]() 篇3:初中语文苏教七下课件24.《古代诗词三首》课件(共63张PPT)初中语文苏教七下课件24.《古代诗词三首》课件(共63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课件63张PPT。木兰诗花 木 兰 简 介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乐府双璧”: 南朝:《孔雀东南飞》 北朝:《木兰诗》何为“乐府诗”? 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乐府诗的特点1.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和完整的故事情节。2....
图片详情:
![]() ![]() 篇4:人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复习PPT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复习PPT课件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49张PPT)制作、授课 刘乐民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类 型: 植物类 动物类 其他类植 物 类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上马不促鞭,反折扬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南朝乐府民歌)---离别之伤恨菊花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
图片详情:
![]() ![]() ![]() ![]() Tags:初中,诗词,大会,ppt,精选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