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1张PPT)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1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1张PPT)《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1.会写“栖、鸦”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课堂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月亮诗文朗读作者简介王建: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自主预习①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②自由朗读古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③借助注释、图片,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④想一想:这首古诗的大意是什么?自读...
图片详情:
![]() ![]() 篇2:3《十五夜望月》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5张PPT)3《十五夜望月》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共45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45张PPT)古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 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十五夜望月》是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其中一首一首唐诗,描写诗人在中秋佳节的晚上,站在院子里望着圆月,思念家乡的亲人。...
图片详情:
![]() ![]() ![]() ![]() ![]() 篇3:庆祝建党百年诗歌朗诵20首—— 建党百年诗歌朗诵—永远跟党走 素材庆祝建党百年诗歌朗诵20首—— 建党百年诗歌朗诵—永远跟党走 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庆祝建党百年诗歌朗诵20首——建党百年诗歌朗诵—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百年诗歌朗诵20首——建党百年诗歌朗诵—永远跟党走诗歌朗诵—永远跟党走你, 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走来风采卓越, 风雨如磐(pá n)你, 打响了 ” 八一” 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向世界宣告了 英雄气概你,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力挽狂澜遵义会议上作出英明决策你, 用陕北延安的自力更生哺育了 黄河长江我, 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脉搏感受着你的呼吸, 你的心跳我赞美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它如黑夜里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我歌颂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它如一条航船引领我们走上了 复兴康庄雄关漫道东方立四海和平万家起中...
图片详情:
![]() ![]() 篇4:3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8张PPT)3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8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8张PPT)十五夜望月作者介绍王建(约767—831后),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广泛,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郁。主要作品:《凉州行》《海人谣》《宫词》等。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冷露:秋天的露水。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词语解释初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
图片详情:
![]() ![]() ![]() 篇5:3 古诗三首其三《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4张PPT)3 古诗三首其三《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4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4张PPT)古诗三首三十五夜望月王建(768—835),唐代诗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王建是大历进士,早年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反映时政弊端。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背景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深挚的思乡之情中庭地白树...
图片详情:
![]() ![]() ![]() ![]() ![]() 篇6: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2张PPT)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2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2张PPT)作者介绍王建(约767—831后),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其诗题材广泛,爱憎分明,生活气息浓郁。主要作品:《凉州行》《海人谣》《宫词》等。写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原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初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解诗题中秋节的习俗本诗在《全唐诗》中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明诗意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图片详情:
![]() ![]() ![]() ![]() 篇7:3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课件(共17张PPT)3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课件(共17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7张PPT)《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三首诗都写到了什么?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
图片详情:
![]() ![]() ![]() 篇8:初中社团《爱莲说》朗诵讲解(课件+教案+素材)初中社团《爱莲说》朗诵讲解(课件+教案+素材)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3张PPT)欢迎来到艺术课堂《爱莲说》——朗诵技巧执教人:李奇作者介绍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著《周元公集》周敦颐 1017-1073自由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并回答本文的主要思想情感是什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
图片详情:
![]() ![]() 篇9: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1张PPT)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21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1张PPT)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3.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借助图片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景物。1.会写“栖、鸦”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十五夜望月》。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吃月饼 赏圆月在中秋节这一天,你们一家人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导入新课确实,圆月,是中秋的象征。这天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已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十五夜望月》。作者简介[生平简介]王建(约768- -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
图片详情:
![]() ![]() 篇10:六年级语文下册诗歌朗诵测试(有答案)六年级语文下册诗歌朗诵测试(有答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 、字词大盘点。(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A. 载渴载饥(zǎi) 卜算子(bǔ) 百啭(zhuàn)B.雨雪霏霏(yù) 随风潜入夜(qián) 花重锦官城(zhòng)C. 晓看红湿处(chù) 润如酥(sū) 杜甫(fǔ)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一项。(5分)(1)莫:①不要;②没有,无。莫知我哀( ) 醉卧沙场君莫笑( )(2)盈盈:①水清澈、晶莹的样子;②姿...
图片详情:
![]() ![]() 篇11: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3张PPT)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3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3张PPT)十五夜望月王建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学习目标学习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写法。学习这首诗用词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理解背诵及默写这首诗。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读景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并抓住它的特点描述出来吗?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二、析境小组讨论:根据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
图片详情:
![]() ![]() ![]() ![]() ![]() 篇12: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4张PPT)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4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4张PPT)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有《王司马集》。代表诗作:《射虎行》《田家行》《古从军》《望夫石》。初读古诗解诗题十五夜望月点明时间:中秋夜。点明事件。思考:谁在望月亮?在哪里望月?诗人眼中的月亮有什么特点?寄托了怎样的情感?明诗意大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明诗意大意: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被露水打湿的桂花。飘洒的冷...
图片详情:
![]() ![]() 篇13: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1张PPT)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1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11张PPT)十五夜望月本诗在《全唐诗》中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具体名字、生辰不详,从诗的原题来看,应该是诗人思念朋友所作。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王建 (约767—831后),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王建出身寒微,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建集》八卷,《宫词》一卷。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qī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作者看到了哪些...
图片详情:
![]() ![]() 篇14:【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教案【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教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十五夜望月 教案教学版块(课题) 十五夜望月 课时 40分钟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栖、鸦”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品读诗歌,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语言应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思维能力: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及整首诗词的意思。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发挥想象,说出诗句中描绘的画面。审美创造:品读诗歌,想象诗词中描写的画面,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图片详情:
![]() ![]() ![]() 篇15: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素材和课件(共21张PPT)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素材和课件(共21张PPT)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1张PPT)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1.会写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三首古诗中各自体现的传统习俗文化及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4.能根据诗中的典故,联系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理解古诗表达得情感。 体会古诗委婉、间接抒情的特点。 (难点)学习目标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
图片详情:
篇16: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课件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课件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共21张PPT)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3.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借助图片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景物。1.会写“栖、鸦”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十五夜望月》。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吃月饼 赏圆月在中秋节这一天,你们一家人在一起会做些什么?导入新课确实,圆月,是中秋的象征。这天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已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十五夜望月》。作者简介[生平简介]王建(约768- -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
图片详情:
![]() ![]() ![]() 篇17:【微课 动画版】103十五夜望月【微课 动画版】103十五夜望月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略...
图片详情:
篇18:第一单元 > 任务二 自由朗诵 吟咏经典,传情达意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 任务二 自由朗诵 吟咏经典,传情达意教学设计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吟咏经典,传情达意——任务二 自由朗诵一、学习目标1.学习并运用朗诵技巧。2.感情饱满地进行朗诵。二、学情分析1、从学生的基础看,学生对朗诵的认知比较模糊,多数学生喜欢欣赏朗诵。2、大多数学生的没有经行过朗诵训练,缺乏锻炼,信心不足。3、多数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朗诵没有激情,缺乏朗诵的技巧。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朗诵的基本要求和技巧。难点:感情饱满的传情达意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给出例句,让学生自己断句,指名同学读句子,并说出发现的相应问题。)1.下雨天留客,天留...
图片详情:
![]() 篇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主备人: 班级 : 学生【学习目标】:运用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出三首诗词的韵味。反复诵读,感知三首诗词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完整说说自己的理解。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学习重难点】:感情诵读,读出韵味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三首诗词内容的理解【课型】新授课【课时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应该是亲人团聚、共度良辰美景的日子,然而,这一天里往往会有许多人因生活、工作所需而远离家乡,因此中秋之夜也是分离的亲人相互思念之时,而中秋之月自然也就成了古今文人吟咏抒怀之物了。今...
图片详情:
![]() ![]() 篇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代诗歌三首-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资料可供全国地区适用。
大致详情:教学案例——《十五夜望月》 [案例背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科书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情与景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诗歌的分析,体会作者望月怀人的秋思。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学会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情感目标通过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引导分析法。[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2、学生通过分析,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
图片详情:
![]() ![]() Tags:十五,望月,朗诵,精选,20篇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