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日期:2009-3-13 13:39 阅读:
    在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为当前面临的诸多教育难题支招,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提案,有的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论。比如陈光标提出的“富人的孩子买学上”,上海人大原主任龚学平提出的“大学实行学制五年,第一年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军训”,还有如何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等,真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足见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

  姑且不说这些提案的质量究竟如何,仅凭这些委员们在“两会”的平台上敢于说出自己的声音,敢于切实履行起代表职责,这远比提案本身要有意义得多。不过,人民对代表、委员们的要求绝对不单是期望他们提出有闪光点的提案,提案内容本身是否具有建设性,这才是评价一条提案价值的根本所在。

  尤其这几年,每年“两会”议题里的热点话题都少不了教育。不论是义务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关系着下一代的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说它是民生之本实在不为过。对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来说,孩子就是未来,孩子就是一切。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始终是党和国家倾其全力要做好的事情。尽管这样,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仍是社会发展的“软肋”。究竟是我们对教育期望值太高还是教育自身的痼疾?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还得正本清源,先弄清楚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综合、平衡发展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可最终效果却不如人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许多学校、家长往往把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于特长教育,虽然学生在学校课堂里的时间缩短了,可节省出来的精力和时间又花在更多名目繁多的特长培养上,不管学生有没有什么潜质,舞蹈班、书法班、演讲班等蜂拥而上,过去只在漫画里看到的小学生拖着沉重行李箱去上学,现在也早已成为事实。这种“素质教育”表面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却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读。学生不堪重负的教育怎么能是素质教育?老师们为了完成各类指标拼命工作怎么能是素质教育?诸多家长为了孩子升入理想的学校纷纷走上“陪读”之路的教育怎么能是素质教育?新的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对旧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必须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制度的初衷,但凡背离这个初衷的教育注定不会是合格的教育、不会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向社会输送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人才的评判标准绝对不是考试成绩的高低。尽管这些年小升初、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在试图进行改革,探索最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可无论考什么,无论怎么考,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一张成绩单。这张成绩单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一个家庭的命运,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句话已经给人才做了最好的标注,人才贵就贵在“不拘一格”:能做好学术科研的是人才、技术精湛的技工是人才、种粮能手、纺织能手,哪怕类似时传祥这样的掏粪工都是人才,人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就是人才。由此反观我们的教育,虽也逐渐认识到过去在人才标准问题上存在的误区,可在考试制度的倒逼下,学校不等不将人才和考试成绩划等号。所以,在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唯有真正改革考试制度,改革选拔人才的标准,有制度层面的“伯乐”,“千里马”才会涌现。

  我们需要的教育应该是公平的教育。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本科生的比例仅为0.7%,这个数字着实让人触目惊心。现实社会中的贫富分化正在向教育领域延伸,出现了教育领域的“知沟”现象,对物质财富占有得越多,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越大;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越大,将来占有物质财富的机会更多。这是一种比“贫富世袭”更可怕的“机会霸权”。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就是公平。如果任由这种“霸权”发展下去,必将阻碍社会下层通过正当手段向上层社会的流动,社会公平根本无从谈起。类似陈光标提出的“富人孩子买学上”这样的观点,表面上看是“劫富济贫”,实际上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机会霸权”。我们不可否认陈光标的本意是好的,可将“富人孩子买学上”的钱用在极少数有幸进入大学深造的贫困孩子身上,远不如把这些钱用在为大量农村孩子制造“起点公平”的机会中来,毕竟,如果没有这种“起点公平”,农村娃还怎么和城里娃比明天?公平,不仅仅意味着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更意味着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平等和改变命运机会的平等。

  教育是天下最光辉的事业。只有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教育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教育,是我们真正满意的教育。当然,办好教育,除了每年“两会”上的提案,教育思想的真正转变和切切实实的行动也必不可少。总之,教育还是要想人民之所想,还是要做到以人为本,这才是办好令人民满意教育的“法宝”。

Tags:我们,究竟,需要,怎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