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ppt教学设计及点评

日期:2016-2-22 15:26 阅读:
1课时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1.2能力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提高概念模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1.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对学生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学情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后面4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都是通过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流动来实现的。这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重点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教材首先让学生自己挑选熟悉的生态系统分析其组成成分,再以“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为切入点,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这样处理既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接着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与无机环境的关系,从而建立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初步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阐明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讲述了营养级的概念,最后以“温带草原示意图”为例形象地指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3重点难点

3.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打开PPT图片,展示熟悉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图片,并列出思考题:(1)一个动物园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2)农贸市场中的无机环境和新鲜蔬菜、活的家禽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组合能称作生态系统吗?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导入新课。

活动2【活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⑴设计实验,归纳组分  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自主组建小组设计并制作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最后把实验结果以书面形式形成实验报告并交流汇报总结。第一小组:我们组做的生态瓶比较简单,放了水草和螺蛳,水草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螺蛳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第二小组:我们在生态瓶中除了水草和螺蛳,还放了烂泥,可分解水草的枯枝败叶和螺蛳的粪便。如果没有它,枯枝败叶和粪便就会堆积如山。第三小组:我们这一组增加了植物和动物的种类,生物生活得更好。第四小组:我们组的不同之处是在瓶外套了个黑袋子,你们猜猜生态瓶中的鱼会怎么样,我们来个大揭秘,你们看看,鱼死了,可见阳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I.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供其他生物体利用,为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源泉,是生态系统的基石。Ⅲ.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或种子传播。Ⅳ.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⑵创设情境,加强理解 ① 展示“池塘生态系统”图片(图1),列出思考题

1池塘中的非生物成分有哪些?

2哪些生物是生产者?

3哪些生物是消费者

4动植物的遗体、粪便、残枝败叶最终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略)

②及时训练,判断: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     )

2、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     )

3、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

学生回答:都错。1.蓝藻、硝化细菌等也是生产者。

                2蚯蚓、屎壳郎属于分解者。

                3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通过讨论,从生物代谢特点,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列表归纳(表1),顺势突破“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界定”这一难点,加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③展示图片(图2),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学生回答:(图3)

教师强调:正是由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通过物质和能量关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在结构上有许多共同点,都可以用我们建立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来表示。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食物链 ① 播放捕食视频,引出食物链、营养级的概念。请学生书写食物链并指出其所处的营养级及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组分。

学生回答:   草                  马                狮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②思考讨论:探究问题1. 食物链包含生态系统的哪些组分?

探究问题2. 食物链的起点、终点各是什么?    

探究问题3. 同种生物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略)

总结:我们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教师强调食物链特点:

ⅰ 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ⅱ 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中间的任何停顿性终结,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ⅲ 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叫营养级。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别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及时训练:【例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否构成食物链?请说明理由!

【例2】请写出课本p90图5-2中的食物链

学生回答:(略)

⑵食物网  ①播放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关短片,请学生例举一些食物链 ,再将这些食物链连成食物网。教师阐明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

②展示图片,完成练习,总结归纳食物网的特点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2)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次级消费者是               。

(3)鹰占有____个营养级

(4)蛇和鹰的关系既是____,又是____。

(5)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6)如果该图表示生态系统,应该还还缺少什么?

教师强调:在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其中的食物链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①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②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系。

          ③ 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其结果不同,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判断的依据。

活动3【练习】学以致用

针对太湖蓝藻爆发、水质下降问题,谈谈如何运用生态系统的知识去治理太湖水质。可以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说出治理方法,学生提出方案有:①放养鲢鱼等蓝藻的捕食者;②种植莼菜莲藕等竞争者;③控制污水的排放,减少N、P等矿质元素的供给,等等。教师播放这几年治理太湖的新闻视频,让学生与专家的治理方案做印证,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用途和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关系,认识到生态系统结构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图5)

活动5【 】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生态瓶的制作,学习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高,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使学生能深刻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关系,认识到生态系统统一性和整体性的重要。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之一的人,应学会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而不是一味向自然索取,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系统合理的成分之一,弘扬正能量。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并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倡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在注重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关注情感价值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自觉爱护和保护环境。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打开PPT图片,展示熟悉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图片,并列出思考题:(1)一个动物园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2)农贸市场中的无机环境和新鲜蔬菜、活的家禽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组合能称作生态系统吗?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导入新课。

活动2【活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⑴设计实验,归纳组分  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自主组建小组设计并制作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最后把实验结果以书面形式形成实验报告并交流汇报总结。第一小组:我们组做的生态瓶比较简单,放了水草和螺蛳,水草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螺蛳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第二小组:我们在生态瓶中除了水草和螺蛳,还放了烂泥,可分解水草的枯枝败叶和螺蛳的粪便。如果没有它,枯枝败叶和粪便就会堆积如山。第三小组:我们这一组增加了植物和动物的种类,生物生活得更好。第四小组:我们组的不同之处是在瓶外套了个黑袋子,你们猜猜生态瓶中的鱼会怎么样,我们来个大揭秘,你们看看,鱼死了,可见阳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I.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供其他生物体利用,为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源泉,是生态系统的基石。Ⅲ.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或种子传播。Ⅳ.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⑵创设情境,加强理解 ① 展示“池塘生态系统”图片(图1),列出思考题

1池塘中的非生物成分有哪些?

2哪些生物是生产者?

3哪些生物是消费者

4动植物的遗体、粪便、残枝败叶最终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略)

②及时训练,判断: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     )

2、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     )

3、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

学生回答:都错。1.蓝藻、硝化细菌等也是生产者。

                2蚯蚓、屎壳郎属于分解者。

                3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通过讨论,从生物代谢特点,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列表归纳(表1),顺势突破“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界定”这一难点,加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③展示图片(图2),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学生回答:(图3)

教师强调:正是由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通过物质和能量关系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在结构上有许多共同点,都可以用我们建立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来表示。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⑴食物链 ① 播放捕食视频,引出食物链、营养级的概念。请学生书写食物链并指出其所处的营养级及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组分。

学生回答:   草                  马                狮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②思考讨论:探究问题1. 食物链包含生态系统的哪些组分?

探究问题2. 食物链的起点、终点各是什么?    

探究问题3. 同种生物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略)

总结:我们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教师强调食物链特点:

ⅰ 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ⅱ 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中间的任何停顿性终结,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ⅲ 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叫营养级。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别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及时训练:【例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否构成食物链?请说明理由!

【例2】请写出课本p90图5-2中的食物链

学生回答:(略)

⑵食物网  ①播放草原生态系统的相关短片,请学生例举一些食物链 ,再将这些食物链连成食物网。教师阐明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

②展示图片,完成练习,总结归纳食物网的特点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2)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次级消费者是               。

(3)鹰占有____个营养级

(4)蛇和鹰的关系既是____,又是____。

(5)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6)如果该图表示生态系统,应该还还缺少什么?

教师强调:在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其中的食物链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①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②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系。

          ③ 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其结果不同,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判断的依据。

活动3【练习】学以致用

针对太湖蓝藻爆发、水质下降问题,谈谈如何运用生态系统的知识去治理太湖水质。可以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说出治理方法,学生提出方案有:①放养鲢鱼等蓝藻的捕食者;②种植莼菜莲藕等竞争者;③控制污水的排放,减少N、P等矿质元素的供给,等等。教师播放这几年治理太湖的新闻视频,让学生与专家的治理方案做印证,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用途和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关系,认识到生态系统结构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图5)

活动5【 】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生态瓶的制作,学习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高,主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使学生能深刻理解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关系,认识到生态系统统一性和整体性的重要。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之一的人,应学会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而不是一味向自然索取,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系统合理的成分之一,弘扬正能量。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性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知识,并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倡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在注重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关注情感价值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自觉爱护和保护环境。

Tags:1节,生态系统,结构,ppt,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