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中考作文训练四—— 一波三折的抑扬法

日期:2014-1-2 16:53 阅读:
    欲抑先扬即欲贬先褒,把读者的判断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的时候才揭示真相,使读者猛然醒悟,多用于否定的人或事上。
    一.表扬佳作,这次作文要求不用小标题,让自己的文章思路依然清晰。有二分之一的同学又犯了平铺直叙的老毛病,借鉴佳作,品读佳作用到的使文章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
    二.使文章一波三折的写作手法有:
    (一)悬念法,作文开头很巧妙地设置悬念,制造某种气氛,会使文章引人入胜,波澜起伏,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效果。几种开头设置悬念的方法:
    1、进行倒叙(巧设悬念法)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但大多数同学的表达角度常以显示文章结局的角度为主,这样的形式出现得多了,就往往显得比较单一。
    其实,倒叙开头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如:
    (1)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
    (2)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5)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
    (6)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设置问题,引出下文
    用问题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抑扬法:抑扬之法概括起来有四:曰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扬先扬,欲抑先抑。这抑扬四法,是从写作的曲笔角度说的,它能够满足读者“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心理,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如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对于阿长的描写。“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这种方法可以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和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欲扬先抑”用于叙事,能形成高下起伏、摇曳多变的叙述格调,使所诉的某个事件在听众心中激起意向,时而振发时而抑止,回肠荡气,扣人心弦。
    三.作业:用悬念法和抑扬法再次改写自己的作文。

相关推荐
>>中考作文训练一—— 用积极的心态写熟悉的人
>>中考作文训练二—— 利用小标题
>>中考作文训练三—— 使用小标题来点亮文章
>>中考作文训练五—— 段段有中心,前后有过渡
>>中考作文训练六—— 写人重描写,叙事重情节
>>中考作文训练七—— 如何塑造精彩故事
>>中考作文训练八—— 材料与主题相辅相成
Tags:中考,作文,训练,一波三折,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