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
【注音】百闻不如一见bǎiwénbùrúyíjiàn 【解释】闻:听见。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 ...
【拼音】先入为主xiānrùwéizhǔ 【释义】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 ...
【释义】 厉:同“砺”,磨。兵:兵器。 秣: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磨好刀枪,喂好战马,准备战斗。 【用法】 原用于形容紧张的战备,后泛指事前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也作“秣马厉兵”。 【出处】 这则成语 ...
【拼音】尔虞我诈ěryúwǒzhà 【释义】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主人公】 【近义词】勾心斗角、尔诈我虞 【反义词】推心 ...
【拼音】死灰复燃sǐhuīfùrán 【释义】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 【出处】《史记·韩长儒列传》:“狱吏田甲辱安国。安 ...
【释义】 奇:奇兵、奇计。 制胜:取胜。 这则成语原指在战斗中用敌人意想不到的奇兵、奇计,将其制服,取得胜利。 【用法】 后来也泛指用某种想像不到的方法或手段取得好的效果。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田 ...
【拼音】东山再起dōngshānzàiqǐ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被重新启用。 【出处】成语出自《晋书·谢安传》:“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菘戏之曰:‘卿累 ...
【拼音】自相矛盾zìxiāngmáodùn 【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出处】《韩非子·难一》 【主人公】 【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 ...
【拼音】对牛弹琴duìniútánqín 【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主人公】 【 ...
【释义】 好:勤于。 断:判断。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勤于思考、善于作出判断。 【用法】 常用于形容很有头脑,也作“多谋善断”。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于晋代陆机的《辨亡论》:“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成语 ...
【拼音】曲突徙薪qūtūxǐxīn 【释义】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 ...
【释义】 司马昭:三国时魏的权臣,他处心积虑地夺取曹魏政权。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司马昭心里想什么,大家都明白。 【用法】 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常与“路人皆知”连用。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三国志·魏 ...
【拼音】牝鸡司晨pìnjīsīchén 【释义】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出处】《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近义词】阴差阳错、牝鸡司旦 【主人公】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 ...
【拼音】百折不挠bǎizhébùnáo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汉·蔡邕《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主 ...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出众。有时也用于形容事物。与“超群绝伦”近义。 【释义】 出、拔:超出。类:同类。萃:草丛的样子,比喻聚在一起的人或物。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才德等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 这 ...
【读音】当头棒喝dāngtóubànghè 【释义】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 ...
【拼音】杀鸡吓猴shājīxiahóu 【释义】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 【近义词】 ...
【拼音】阳春白雪yángchūnbáixuě 【释义】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有难度的歌曲。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 ...
【拼音】百战百胜bǎizhànbǎishèng 【释义】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出处】管仲《管子·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 ...
【释义】 惟:只。 贤:指德才兼备的人。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用人只凭德才。 【用法】 形容领导者的贤明,只凭德才来任用人。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 【成语故事】 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