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
【拼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pízhībùcún,máojiāngyānfù 【释义】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 ...
【拼音】去如黄鹤qùrúhuánghè 【释义】如同仙人骑着黄鹤一般,飞走之后再没回来。比喻走得无影无踪。 【出处】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成语故事】 南朝梁·任昉《述异 ...
【拼音】奴颜婢膝núyánbìxī 【释义】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出处】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 ...
【拼音】巧夺天工qiǎoduótiāngōng 【释义】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处】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近义词】玲珑剔透、鬼斧神工 【 ...
【拼音】sifenwulie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 ...
【释义】 聊:依赖。聊生:赖以维持生活。 成语的意思是指人民无以为生,无法生活下去。 【用法】 形容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民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仆妾者,盈满 ...
【拼音】汗牛充栋hànniúchōngdòng 【释义】栋:栋宇,房屋。运书很多累得使牛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 ...
【拼音】功亏一篑gōngkuīyīkuì 【释义】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主人公】 【近 ...
【释义】 “东窗事发”这则成语是指密谋败露或罪行被人揭发。 【用法】 比喻阴谋或所犯罪行败露。亦作“东窗事犯”。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元代刘一清《钱塘遗事·东窗事发》:“秦桧欲杀岳飞,于东窗下谋…… ...
【拼音】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 【释义】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出处】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晋·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主人公】 【近义词】瓜李之嫌 【反 ...
【拼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nìngwéiyùsuì,bùwéiwǎquán 【释义】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
【拼音】同甘共苦(tónggāngòngkǔ) 【解释】甘:甜。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承担。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主人公】联合式 ...
【拼音】半途而废bàntúérfèi 【释义】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主人公】 【近义词】功亏一篑、有始 ...
【拼音】同病相怜tóngbìngxiānglián 【释义】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主人公】 【近义 ...
【拼音】打草惊蛇dǎcǎojīngshé 【释义】比喻由于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主人公】王鲁 【近义词】操之过 ...
【拼音】出尔反尔chūěrfǎněr 【释义】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 ...
【注音】闭门造车bìménzàochē 【释义】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出处】宋·朱熹《中庸或问》卷三:“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近义词】拒谏饰非、独断专行 【反 ...
【释义】 蜀:三国时的蜀国。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 【用法】 用来表示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他日,王问禅 ...
【注音】冰山难靠bīngshānnánkào 【解释】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年》:“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 ...
【释义】 平:和蔼可亲。这个成语原指政令平和易行。 【用法】 形容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有少时用来形容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