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拉车,更需抬头看路 --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问题初探 淄博市高新区实验中学 刘玉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话余音绕梁了几十年,我们的教育界终于做出了直接的回应。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数学课,更是以课程标准的形式明确发文: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学课例毫无疑问的的将成为承担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所以还是得感谢这次的研修给我们带来的直接修行的机会。以课例研究为主题进行引领和指导的数位省级数学专家,昂然成为了践行数学课程标准新要求的先行者。 本次研修中的课例研究以济南育英中学的苏霞老师为执教者,其他各位专家老师进行协同备课和指导,整个过程经过三次备课和两次打磨,形成了精品教案中的佼佼者----即使各位专家还是谦逊的说明这个课例研究只是一个素材,而不是一个范本。 仔细的研究和对比三次备课中的异同以及对上课的视频进行观摩,就越发感觉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条主线的明晰性。以次主线为中心,更是沙滩拾贝,亮点多多。 从重难点的确定入手,改进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备课中(一下分别对三次备课简称一备、二备、三备),苏老师确定的难点是:从实践活动中抽象出三线八角;借助教具探究平行的条件。而在二备中修改为:从实践活动中发现借助角的关系来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备的确定的难点比较具体,两个难点中,前一个实际上是后一个的“副产品”,反映了探索的目的较纯粹,就是从探索过程中得到了一些角的存在。二备中的难点相对来讲上升了层次,因为它直接指出了探索的本质所在----用角的关系来反映线的关系,表明了转化思想的存在。在此不仅有了一个想法:我们一般的课堂毕竟是一个水平参差不齐的群体,同一个难点对不同的学生来讲,实际的落脚点很可能不同。优等生也许会觉得这样的难点是一个“易点”,所以如果是针对后进生的话,把一备、二备的两个难点结合一下,可能适用的范围更广一些。这个想法闪光一现,自己在心里到是拿捏不定了,也许难免有班门弄斧之嫌。 对三次备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横向的比较,可以看到后两次备课的设计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一备中的引入环节中,教师遵循的是温故知新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先是复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随后过渡到平行概念和“两线四角” 的知识,最后出示一组容易引起视觉误差的图片,来说明寻找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必要性。这是一个好的逻辑展示,它覆盖了旧知复习,设置了认知冲突,为下一个探索环节做了铺垫。但是从现代教学的要求和切入点来看,这个引入缺失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略显枯燥,并且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抛给学生的,教师是问题的发起者,很难从根本上点燃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火花。教师在扮演学生行走的拐杖,从而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形成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再看二备和三备中,教师首先布置了两个前置作业:一是做一个平行线的教具;而是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画平行线,然后在情景导入中通过放映生活中平行线的图片,询问学生在发现了平行线的基础上有什么问题和想法。粗略看来,教师最后抛出的这个问题是大的。但是有前面的两个前置作业为基础,问题就不是大而空了。因为经过了前置作业的精心准备和导入两个环节,学生已经对平行线的画法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对学具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把玩(学具的制作很有可能用到第三条直线)。这就把学生推进了问题情境中,而他们在探索平行的路上,已经走了相当大的一段距离。提出和发现问题在这里不再是一种任务了,而是一种知识需求的迫切性或是本能,犹如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又或是烧开的水壶前的瓦特,此时,离着真正的问题发现已经不远了。 众所周知,从探索的角度讲,本节课最大的瓶颈就是第三条直线的出现,从而把线平行与否转化到角之间的关系上。 这个难点的突破,将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极佳的模式和强劲的引擎。在二备中,教师让学生把忽视的第三条线补画出来,这种突破的本质上是对学生的一种提醒,而不是学生在亲力亲为,也就是说问题的发现者不是学生,还是我们的老师。而在三备中,教师并没有急于再现第三条线,而是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能用量角器画出两条平行线吗?由此你有什么发现?这个改变,是整个备课过程的点睛之笔。这时,学生面对的又是一种新知识呼之欲出的情境,于是学生感觉“不得不画出第三条线”,支架的建立如此切合实际,,把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真正的抛给了学生,教师在无形的导演,可以说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是不言而喻的。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正待此时。有了这个难点的突破,后续的内容也就顺理成章了。 回顾自己的教学,不仅有颇多感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急不可耐的把知识抛给学生,而自己只是一个传声筒,无异于一个传达室,和“引导者”的角色差之万里。大量的时间只是和学生在众多的习题中苦行,并且把各种题型和技巧呢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学生传经布道。这样想来,不仅哑然失笑了。这样的教学何谈“引导者”呢?不过是一卖油翁吧,“无他,但手熟尔”。从教学规律来看,很典型的本末倒置啊。 由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已经了然。要把这样的能力传给学生,对教师自身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没有高屋建瓴的本事,学生最多只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匍匐前进。所以,我们的行动也许必须得开始了: 一:通览这个中学阶段的教材,每一节课要以优质课的要求去准备。要求的提高必然促使教师在更大范围内对知识的探索,寻求知识间的联系。 二:重视学生发现问题的深刻性、广泛性和敏锐性。 三:给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流出时间。 …… 再次想到数学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更见有一种跃然的形象了。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本身来讲也是一种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锤炼。教学相长,或者就是如此吧? 如果说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埋头拉车的话,那发现和解决问题必定是塔头拉车了。可以想象,当我们自己也在不断的抬头看路时,学生怎会只能在埋头拉车呢?如此,我们必定会不断的前进---即使不断抬头的难度是可以预见的! Tags:埋头,拉车,更需,抬头,看路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