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让文言文课堂在学生心里开出一朵花

日期:2014-9-2 09:30 阅读:
  让文言文课堂在学生心里开出一朵花
  临沂第三十中学 魏群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难点。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品读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蓄养他们的诗书之气,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研究探讨的问题。
  可是日常教学中,有的老师不太重视文言文教学,他们的教学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会读、会背、会译、会写的死学硬记层面,让他们感觉味同嚼蜡,提不起兴趣。有的 老师也努力探究尝试一些方法,但是因为不善于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更不善于通过具体的课例去追踪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所以结果总是不尽 如人意。
  本次研修,恰如一场及时雨,引导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认识与选择、发现与调整,引导老师们从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提高老师们贯彻课标的能力。
  此次课例研讨,是结合《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案例,确定了两个研究问题:
  1、对于意蕴丰富的文言文,怎样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披文入境、披文入情,多角度、深层次品读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寥寥八十余字,却言约义丰,内蕴深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并不困难, 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又往往因为考试的功利把教学的着眼点局限在疏通文意和机械背诵上,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化、平面 化,致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文字的浅表层次,对文本解读不深,理解不透,很难走进文字的深处和作者的心灵深处,很难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磨课老师通过丰富学生文本阅读背景材料的积累和多种方式方法的品读,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鉴赏语言,反复诵读,披文入境,披文入情,有效实践了“短文深教”的途径与方法。
  执教老师丁慎杰重设了足时间、多形式、显效果的诵读,让学生深入的感悟文本。好一个“读”字了得!丁老师的整堂课“从读中来,在读中去”,运用“师生合作”、“集体诵读”、“自由诵读”、“个人诵读”等 多种方式,从语气、语调、语速等多个角度诵读课文,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咬文嚼字读,表情读,创设情境读,音乐渲染读,方式丰富多样!学生参与度高!让学 生不仅感受到了月夜景色之美,品味出了本文语言之美,文化之美,还感受到了作者旷达闲适的思想之美。整堂课贯穿朗朗的读书声,出色解决了问题1。
  张伟忠老师曾经这样强调:“文言文教学一定要从文到言、从言到文走上几个来回。光理解言不行,我们的老师要从各个角度,查阅相关资料,彻底了解文本的背 景,文章的字词语言等,有了这些东西作基础,老师们就要引导学生把读不懂的地方读懂;把读得浅的地方读得深刻;把让学生模糊的地方变得清晰”。
  2、如何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累语言,在思维碰撞中升华认识
  在课堂流程中,我注意到了丁老师这样一些授课环节:“看到题目让学生提出问题”,“推荐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感受”,“让学生在老师话语引导中体会”, “采用情景模拟方法让学生理解”, “由动作推想”,“观察……,并借助……方法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预设多种方案,尊重学生的认知,合理引导”,“向学生推荐课外课外相关读物”等。
  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质疑,并进行释疑,解疑,丁老师不是将自己的解读强压给学生,而是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人,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从而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可以说,本次磨课案例,很好地解决了研究的确定的两个问题。
  课程专家毕淑娟说:“课例研究的过程很‘磨人’,但更能‘炼人’。老师们一定要努力把心沉静下来,全神贯注,坐得住,学得进,把此次学习当成自己成长蜕变的一次机缘。”是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何打磨出一节好课”应该是大家最迫切需要的,也是最有实用价值的。
  毕淑娟最后希望课例研究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常态”。是的,虽然每一节课都这样去打磨不现实,但是我们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却要努力以发现者的眼光去关注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以研究者的姿态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持续地走下去,就一定会探寻到语文教学的真谛。
  琢磨琢磨,玉不琢怎成器?一个高效优质的课堂一定是在一次次备课,一次次上课,一次次听课,一次次评课,一次次完善教案的过程中渐趋形成的。丁老师的课在课 程小组全体成员的精心打磨之下,走进了文本深处,关注了学生的阅读体验,真正体现了对学生质疑的尊重。很好地解决了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短文学不深、诵读体 会文本不深、多角度诵读体会作者感情的不到位的问题,做到了短文深教,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内涵美,在多角度、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让学生既丰 富了文言积累,又培养了语感,更重要的是真正品读到了文本的深层意蕴,感受到了收获知识的快乐。
  从学生困惑、深思、顿悟、兴奋、欣喜……的表情背后,我们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欣喜。相信这样的文言文课堂,一定会在学生心里开出一朵摇曳多姿的花朵。
Tags:文言文,课堂,学生,心里,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