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资料: 李某,男,8岁,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离异,妈妈从不看望他,爸爸一天到晚在外面,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学习成绩较差。 二、主要问题概述: (一)学习成绩较差。进入小学后,一、二年级的成绩处在班级中等水平,进入三年级后急剧下降,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从没及格过。 (二)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李某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课堂纪律。 (三)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乱涂乱画,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从不按时完成作业。 (四)同学、师生关系不良。经常用手触摸女同学的手、头。还经常拿别人的东西。说话、动作像个女孩子,同学不肯与其接触,戏称其“女孩子”。李某却沾沾自喜,动作更显女性化。 (五)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向家长反应情况,家长教育时,总是“嗯”,到学校还是老模样。 三、背景资料: (一)、家庭背景: 1、个人成长史: 李某足月顺产,身体健康。3岁前由父母共同抚养,父母离异后,跟爸爸生活。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调皮。自进入小学后,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喜欢讲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因此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更谈不上有一个知心朋友,人际关系较差,经常出现所谓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当老师批评他,同学反击他时,毫无不愉快的表现,反而感到高兴;下课时,经常无缘无故的欺侮同学,偶尔也有偷窃行为发生,如翻同学书包。所有这一切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感觉到他的存在 2、家庭情况: 爸爸年轻时游手好闲,在外面吃喝玩乐,妈妈看不惯爸爸的行为,李某3岁时,爸爸妈妈感情不合而离异,李某跟爸爸生活。而妈妈又认识了新的男朋友,离异后从不看望李某。由于奶奶的从中挑唆,李某认为妈妈是一个水性扬花的女人。但他渴望母爱,一直将姑姑当作妈妈看待。所以,李某的姑姑一直担任着妈妈的角色。一年级时,姑姑嫁于他人。繁忙之余,偶尔看望李某。 3、对于李某所出现的攻击性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1、没有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2、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行为;3、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不信任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4、社会的负面影响。 四、分析与诊断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欠缺 1、亲情的需要。由于从小生母就远离身边,虽然有奶奶及姑姑等人的照顾,但最终不能与母爱相比。在渴望母爱时,对于妈妈的前来探望,奶奶总是把李某关在房子里。父亲经常在外,没有尽教育的责任,造成爷爷奶奶的隔代教养,处处偏袒他、放任他。父亲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告状”,不是辱骂就是棍棒相加,当孩子听话时,就多给他一些钱,造成了孩子“见风使舵”,爱说谎的本领。使李某从小在家中感受到的只是物质的满足,对亲情尤其是母爱的需要,明显不足。因此,李某更需要从同辈群体(同学)及教师处充分满足心理对亲情的需要。 2、表现与尊重的需要。李某在一年级时表现突出,主要原因是一向与之亲近的姑姑远嫁他人。他需要从同辈群体(同学)及教师处得到慰籍。于是帮助老师管同学、打小报告等。 3、关注的需要。一年级时,由于李某的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拥护。可打小报告,导致同学不愿与之接近,教师也觉得其心胸狭窄。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不信任和批评。当该生和同学争执时,老师往往不作细致的调查,而是直接指责与批评,同学为了怕闹事,一切活动不让参加,把他冷落在一旁,没有给他施展本领,表现个性的机会。于是,他就经常无理取闹,故意捉弄别人。没有正当的活动参加,于是他也会去翻别人的书包,发生偷窃行为;甚至无中生有地向老师告状,冤枉其他同学。或时常不做家庭作业得到老师的批评而引起老师的注意。 五、干预措施与过程 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欧打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不能一味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其次多进行校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汇报在家的活动情况。 2、班主任采取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李某,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犯错时,如果再进行指责、辱骂,那只能强化他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李某的这种心境,我决心想办法和他沟通心理。首先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在晨间谈话上大加表扬。春游活动时,同学们不愿跟他在一起,我就特意坐在他身边,和他聊天,还把自已带去的食物分给他吃,让他感到教师的可敬可亲。其次,我用自已的坦诚来换取他对我的信任。,我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跟他聊自已小时候做了错事受到老师批评和现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受到领导批评毫无保留地说给他听。好几次我发觉他的神态很惊讶,还说:“老师,你也有这么多的错”我知道他对我说这话时,已经完全取得了他的信任,于是他也非常诚实地对我说,他的恶作剧、脏话都是为了引起同学对他的关注,因为同学对他太不在意了。了解了他的这种心理,我就适时地对他指出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不能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应该用真心和诚实来获得同学们的信任。随后,我又对他说老师愿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后来在班级活动中,我尽量给他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和培养他的荣誉感,并经常把他的进步告诉他的家庭。 3、班主任多给他以榜样教育。班主任采取积极措施,从身边的榜样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已的不足,让他体验到榜样的荣耀,要给他寻找一条做榜样的途径,经常带他到一些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一些健康,值得学习的榜样教育的场所,鼓励他争做别人的榜样。 4、取得其他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积极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理想的活动环境。 六、效果 通过以上干预措施,收到的效果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 1、家庭教育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其家庭成员经常与学校进行联系,爷爷、奶奶的教育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变。 2、该生与班级师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常向老师倾诉他的心声,学生也喜欢和他在一起玩,精神面貌变化很大,帮助他人的事也时有出现。 3、学习成绩有所上升,由原来的中下转变为中上,班级组织的故事会,朗诵会积极参加,并获得同学们的好评,校运会上积极参加并获奖。 七、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孩子出现个性偏外的现象。特别是单亲家庭,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 Tags:案例,爱的,暖流,融化,坚冰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