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教育阶段,以往由于课堂教学的“满堂灌”、考试制度的“应试化”、社会上的“轻视化”等因素,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抬不起头来的。当前新课程的改革峰涌而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历史与社会》这门课也应抓住机会。结合几年来教改实践,本人认为教好学好《历史与社会》的灵魂——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如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就此问题谈谈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前提条件。它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现在的学生上课就像吃饭一样很挑剔。如果他们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别说上课,就是听到要上这门课就已经没有兴趣了;反之,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就巴不得天天上。比如,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就是因为他们对电脑感兴趣。 由此看来,只有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表现和发挥,才能有良好的教学质量。 1、《历史与社会》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新教材《历史与社会》同以往的教材《历史》已经完全不一样,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因此教师平时也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否则就无法上好课,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质量。 2、《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爱心。爱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试想一个老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凭借手中的权威令学生言听计从,也许会收到暂时的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早已荡然无存。古人语:“感人者,莫过于情”。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出学生对此课的学习兴趣。如果《历史与社会》老师忽略了这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灵魂,老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有“亲其师,信其道”。 3、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主体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有时间能到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要搞好课堂教 Tags:学好,历史与社会,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