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柳州市融安县河勒小学 龙国强 班主任是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的基本队伍,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自觉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级工作中,将原来无意识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目的更明确、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科学的教育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困生因一些小事而导致打架、斗殴,继而又因哥们义气引发群殴而致使人死亡;有的青少年因心理压力过大走上自杀的道路,这些充分的说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社会、学校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既要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学生的个性,才能对症下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根据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到:“三多一帮”。 一、多与学生谈心沟通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正处于心理发展中的中学生渴望有一个好的环境,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与人沟通,一句“理解万岁”喊出了多少青少年的心声。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最多的人是班主任,最渴望得到班主任的理解,也喜欢与班主任沟通。所以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心里才没有恐惧感,才愿意与你亲近,把心里话告诉你。这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十分有利。据有关的报道称某省某市一位中学生因不堪家庭的心理压力,竟然杀害了自己的母亲,究其原因之一就是该学生没有很好地与母亲 二、多聆听学生的倾诉、发泄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应顺其自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但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特别大,他们的心理肯定会出现反常。虽说压力是人生成长的动力,可以促使成长,但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超负荷的压力就不是什么动力,反而是影响他一生成长的阻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诸多矛盾,如学生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积压于心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心理压力,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学生发泄出来,以减缓其心理压力。这时班主任就是学生诉说内心痛苦、发泄心理愤闷的对象。同时,班主任也应该鼓励学生在班会中倾诉自己的不满,鼓励学生以书信、日记的方式发泄心中的愤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秘密,以减缓压力。如果那个杀害自己母亲的学生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痛苦,发泄内心的不满,那将会是另一种结局。 三、多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 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得到别人表扬的,中学生更有此心理。在学校现实中有这么不争的事实;差生总是不太愿意亲近老师,原因就是由于在学校得到肯定、表扬太少了。所以,班主任应多寻找他们的优点,多表扬他们,以缓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健康成长。平时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当然要表扬,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应该表扬,使他们心里得到满足和平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表扬”?班主任可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来表扬。如:组织篮球赛,让他们在球场上一展风采;组织书法比赛,让他们妙笔生花,行云流水……通过开展活动,使他们心里得到满足和平衡,有了成功的体验,心理就会健康成长。 四、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还有一些学校十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个劲地督促学生拼命的学习,提高考试分数,而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事实上学生对单调的学生心理感到厌倦,觉得学习生活没有多大意思。电视里播放了两个放牛娃的对场白,也可以说是放牛娃的理想:放牛娃的一生就是放牛,等长大结婚生孩子,孩子接着做放牛娃。一个中学生看后,就这样推测:拼命学习,考大学,然后结婚生孩子,孩子又接着拼命学习,考大学,就这么简单,生活有什么意思?于是自杀了。还有哪些大学生的自杀,其中大部分都是心里不健康者。他们没有树立为人类贡献的理想,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人生目标。因此,班主任应该召开有关人生理想的主题班会,聆听学生的看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早在半世纪前的鲁迅就喊出:“救救孩子”。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应该多为孩子的心理健康着想,采取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拯救学生,让学生有理可说,有冤可伸,有气可泄;让学生的生活充满欢乐、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让他们忧虑,不让他们沉默,否则,“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后果不堪设想。 Tags: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