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啊,星海!这就是你的《黄河大合唱》! 那是1941年吧,我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森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 好大的合唱队啊,足有三四百人!这是由几个根据地来会演的宣传队组成的.他们从台上直排到台下,在核桃林那绿油油的屏风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穿过"刀山火海"走来的.他们一个个目光闪闪,神情严峻. 乐队,也够奇特的:有洋油桶改制的大提琴,庙上摘下的古钟,两个人搂不过来的牛皮鼓,号兵连借来的马号……在林荫下排成了长阵.从伸出来的丫杈上,吊下来一盏马灯,照着乐谱架和指挥台.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在森林的深处,一个声音深情地发问了.这声音,把我带到了黄河畔,那里有枣花的淡淡清香,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一个个穿着白布背心的船夫,紧握着桨,炯炯的目光射向蹲在船头的老艄公,等他发出开船的手势…… 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几千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一个浪花.分不清乐声、歌声,台上、台下.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上滚滚的波浪;万千父老弟兄,盯着一个人的眼睛.桨板,劈动了死寂的东海;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中国号,乘驾着怒吼的黄河,向前冲去! 直到乐声停止了,耳边还响着浪拍石崖的澎湃声. 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嗬,好一支精悍的队伍!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这是一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的部队. 林中的合唱在继续着:"风在吼,马在叫……"歌声好像在为这支部队送行.今夜,他们就要徒步涉过深深的河水,穿过敌人的火网; 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在小号的号音中,"挥动着大刀长矛",跟在部队后面,唱着雄壮的歌曲,迎接战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魏钢焰.选作教材有改动.
Tags:黄河,大合唱,课文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