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

日期:2012-10-30 09:59 阅读: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说明早期教育对一个人性格、品质发展之重要。而家庭教育在人生的早期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不仅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终生受教育受影响的场所;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终生教师。家庭教育和影响伴随着人的一生,时间持续最长,这是学校教育所不及的。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

具体来说,家庭教育无论是在孩子入学之前还是入学之后,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初奠基工程。如果说孩子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那么孩子在学前受到的教育则是最初的奠基工程。完成最初的奠基工程,几乎是全靠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不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家长们是最初奠基工程的设计师、施工员,必须把好孩子起步的关口。

二、家庭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入学可以松一口气,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这副担子扔给学校,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其一,孩子入学后,绝大部分时间仍在家庭,孩子每时每刻都要受到父母的影响;其二,孩子入学后,生活面更宽,接触的人和事更多,学习的功课越来越多,随之而引发的教育任务也相对增多。比如,如何遵守集体纪律,如何处理与老师同学关系,怎样学会与人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的任务不是少了,而是加重了;其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方位努力,学校、社会、家庭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收到实效。诚然,学校是党和国家按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专门场所,又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并懂得心理学、教育学的老师执教;因而在整个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这绝不是说,学校因此就能单枪匹马地完成培养人的任务。这之所以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不仅是因为父母对自己的亲生子女的教育在时间和精力上比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的教育要优胜得多;也不仅是因为孩子仍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而主要在于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权威性(孩子越小越听父母的),往往是学校教育难以替代的。为什么老师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一旦得到家长的全力支持,实施起来特别顺当;而当家长反对或不赞同时,则很难有效?这就说明家庭作为学校教育助手的重要作用了。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每位家长都应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那么,怎样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呢?我认为父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多数家长认为,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而言,教师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是主要的,但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孩子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父母的作用更大,因为孩子在父母面前的提问一般都没有压力和顾虑,因此他们的问题更开放。心理学家甚至建议教师应该用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方式来教学。

儿童天生好奇、好问,他们对世界形形色色的现象充满着新奇感,在他们小脑袋里有着无数个“为什么”,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很多人的好奇、好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虽然有些人是借助于其他途径获得了答案,但也有不少孩子的求知欲是被父母扼杀的。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提问,往往尽可能详细地给予答案,认为这样他就可以得到许多知识。因此,只要孩子一有问题,立即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天长日久孩子逐渐懒得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困难就求助他人,他们的思考能力逐渐退化,当然也就无法提高学习能力了。还有些父母,当孩子提出疑问的时候,刚开始很有耐心,逐渐地问得多了,就开始烦了,干脆随便给个答案,或一笑了之,不予理会,甚至叫孩子闭嘴。孩子得不到鼓励,好奇心也就逐渐泯灭。也有些父母经常会抱怨孩子总是没完没了地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提问正是孩子智力成长的重要表现。孩子对父母所提的问题是完全自由开放的,属于孩子主动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也有些好奇的孩子喜欢把家中的东西拆开来探究,或做些其他的学习研究,父母一看孩子 “不务正业”,只会破坏,不知道认真读书,不把心思放在功课上,当然少不了一顿责骂,孩子的好奇心便渐渐消失。

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活,小学靠天资可能学习还不错,如果不注重思考能力的训练,不重视正确的学习方法,到了中学,功课越来越重,就会越来越感到吃力,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父母应该避免上面我们所谈到的这几种做法,而是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提问、思考,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查找资料,去寻求答案,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父母也可以提出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探索,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开拓思路。当孩子通过种种努力仍然解决不了问题时,家长也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孩子,而是提供帮助,给予引导或者教给他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家长如果经常用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子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爱思考、勤动脑的习惯。这样孩子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就会大大提高,对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二,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家庭环境是激发孩子取得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支持性教育因素。它是一种无声的、能给孩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为什么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孩子喜欢动文墨?为什么木匠家里的孩子多喜“班门弄斧”?这就是一种环境的熏陶。孩子只有在舒适、安心和支持性的学校和家庭环境里成长,才能够学习得好,而且良好的家庭环境的营造是家长可以控制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你不仅要让孩子从你的言谈举止中感觉到你对学习的态度,而且还要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以及你对学习新事物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论你是如何学习的,是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的,将新学到的知识随时和孩子交流,你还可以向孩子学习他知道而自己不懂的知识,让孩子体验掌握知识的满足,感到知识的重要性。

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你必须努力地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你需要耐心、坚持和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你要随时准备帮助孩子,成为孩子最可信赖的人,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给孩子安全感。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应该给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要向他表达你的关心和爱。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不要只是埋怨和指责,不能对孩子学习丧失信心,而应该努力帮助孩子找到能够发挥他特长的活动,使其建立自尊与自信。尽量每天安排一段时间和孩子单独相处和交流,陪孩子一起从事活动和游戏。

家长不要将家庭作为学校的延续,不要给孩子安排过多的学业任务。现在学校一般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孩子回到家,仍然不能轻松,精神仍然绷得紧紧的,这样,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对学习顺利的孩子,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宽松的环境更重要,它能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为此,家长要坚持正面鼓励,耐心疏导,为孩子排忧解难,让孩子得到调整,增强再努力的信心和力量,找到改变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总之,父母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个支持性的、能够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并能够获得成功体验的家庭环境。

做好了以上这些,你就是一位优秀的终身教师,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健康、更加向上、更加自强!

 

Tags:好孩子,终身,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