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山西中职招生艰难 十万初中生哪去了

日期:2011-5-27 11:23 阅读:
    中职招生艰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有人注意到,每年山西省毕业60多万名初中生,中考前只剩55万名,最后报名参加中考的只有50万名。

  近几年,国家下达的中职学校招生计划连年增长,去年山西省为27万。为完成招生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职学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有人戏称:连拉带拽、连哄带骗。

  初中毕业生多在15岁左右。对于这些未成年人来说,继续接受一份好的教育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能走完普通高中到大学的路固然好,但走不通怎么办?上中职学校还是流入社会?许多人都陷入迷惘中。

  从天使到“瘟神”,10年间迅疾坠落

  曾经,有多少人考上中专,是衡量初中学校和老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今天,这个标准变成了重点高中,中专不但不再占有任何份额,去招生还可能被驱赶。“曾经”距今,不到10年时间。

  张先生是1992年考上省内某名牌中专的,当时他是他所在的农村初中的骄傲,是班里最好的学生。

  “当时就没有上高中的想法,班里最好的学生目标都是中专学校,考不上的才上了高中,中专录取线比重点高中都高不少。上了中专后,班里的同学也全都是各自初中最好的学生。”张先生印象很深,上初中时,班里有好几个“顶级”同学都是复习了五六年的,有的甚至坚持了“八年抗战”,不是成绩不好,而是非中专不上。

  时隔近10年后,在山西省经贸学校,负责招生工作的副校长王桂莲告诉记者:“市县的初中学校见了招生的中职学校就像见了瘟神一样,非但不欢迎,而且还会赶着走。初中学校好不好,要看考重点高中的学生多不多,上中专的根本不算数。在城市,孩子考二三百分也要上高中,选择中专学校家长会觉得脸上无光。”而在10年前,这个评价标准是要倒个个的。

  坠落总是要经历过程的,但对于曾经的佼佼者中专学校来说,这样的坠落太过迅速。甚至在1996年,“当时我们县一中考上大学的还是极少数,不少考试失利的好学生选择了中专,感觉上中专也可以啊。”上了太原理工大学的李莉当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比那些上中专的学生厉害多少,也没觉得中专就怎么不好。

  “按理说,中职教育是回归了本位,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他们应该是国家人才金字塔中最庞大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找准定位,才能脚踏实地办好学校。

  招生困难 流失严重 成绩零门槛,学生依然挑挑拣拣

  山西省经贸学校校长秦瑞端直接抓招生工作。该校2003年进行了改制,随后两年招生困难重重,每年只能招到180个学生。2004年后,秦把副校长王桂莲“下放”,到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兼任主任。“2005年就见效了,招了450个学生,2006年550个,2007年650个,2008年700多个,2009、2010连续两年招生都在800个以上。”

  “中职学校,像我们一样生源始终增长或稳定的很少。特别是去年,中职学校招生整体困难,我们逆势飘红,保持了稳定。”秦瑞端说,“能有这样的成绩,王桂莲和招生人员真下了辛苦,功不可没。”

  “我们学校也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在太原市交通学校,校长王晋文实话实说。不过,令他欣慰的是,学生到了学校后流失得很少,只有个别学生感觉不合适离开。过去学生流失率每年都在20%左右,有的学生交钱后当年就不上了。学生流失在中职学校很严重也很普遍,平均都在10%以上。

  忻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职学校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几乎招不到多少学生了,日子不好过。“招生人员每年都要提前拿着初中学校学生的情况,从成绩最差的学生开始做工作,找学校找学生找家长,"求"着来上。好不容易找来了,学生一看学校不好,抬脚就走人。经常有学生这个学校转转,那个学校看看,挑着上。”这位校长一脸的无奈,“没办法,这是人家的自由。现在我们是卖方市场,学生是买方市场。有的学校招生困难,甚至到了被淘汰的边缘,其中包括很多老牌中专,有的每年只能招到几十个学生。”

  目前我省中职学校招生,采取的是自己组织生源、统一录取的办法。初中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只要有毕业证就行,成绩零门槛。中职学校招来学生后,由省教育厅审批,报教育部备案即可,后两个也都只是走走程序。

  走街串巷,走村入户,寻找被遗忘的孩子

  招不到学生,是生源不够吗?秦瑞端算了一笔账:“前几年每年全省要毕业60多万名初中生,实际上到中考前只剩55万名了,最后报名中考的只有50万名。每年上普通高中的25万名,上中职和技校的25万名。从60多万名到50万名,中间10多万名学生去哪了?毫无疑问流向了社会。”

  为寻找隐没于农村的10多万名学生,王桂莲跑遍了全省所有的县(市、区),有的县一个中学一个中学地毯式走访。经过3年摸排,她发现10多万名学生主要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学生确实不想上,厌学了。“别说给我1500元,就是给5000元我也不上了。”还有一部分学生打工去了,“老百姓的想法很现实:我不去上学也能挣三五百的,为啥还要去上?!”

  去年,省经贸学校想了一个办法:与政府携手,和企业联手,“零学费”招生。“我们称之为"六味斋模式"。”秦瑞端说。“六味斋模式”源于王桂莲的分析:10万名流失初中生大军中,有一个群体应该关注在一些贫困地区,有的家庭为了要男孩,一个接一个地生,结果弟弟一出生,家里人都只顾弟弟了,女孩们没人管,也没人供上学了。2010年,该校在交口、壶关、平鲁3个县区各选了一个乡,王桂莲找到乡党委书记表明想法,然后由乡里做工作,找到最贫困家庭的孩子,招了180多个学生。

  “这是一种多赢,对孩子、企业、学校、社会都有好处。”王桂莲高兴地说。去接学生时,好多家长还在问:“我们怎么就不知道有这么好的事,全免费还保证就业。”今年有好几个地方主动找到她,问什么时候去招生。

  坚持“以变应变,创新为主”的招生原则,今年,王桂莲又有了新想法:关注跟随爸爸、妈妈在省内打工的留守儿童,让无法进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的孩子有学可上。

  招生秩序乱,骗子多,老百姓信不过

  “孩子上高中上不出名堂,就让他去学一技之长。”《山西职教》主编柴天禄说,近几年,尽管国家对中职教育非常重视,其宣传也越来越深入,社会理解也在发生变化,但老百姓对中职教育还是不信任。

  一是因为招生秩序混乱。“以前全省学校统一一个招生指南,现在各地各学校都在做,很泛很滥。”王桂莲说,省、市、县还有外省的,很多学校都在跑,其中多数也就是拿个简章下去发。最主要的是,其中骗子不少,有的学校说得天花乱坠,名义是招生,实际是招工。“初中毕业生就十五六岁,国家有规定,年龄小了实习可以,但招工不行。有的学校就打擦边球,靠学生赚钱”。

  “还有一些民办学校,明码标价,招一个学生给多少钱,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为了钱,把招生秩序搞乱了。”王晋文也有同感。

  二是因为教学质量差。“好比戈壁滩上扎了个篱笆,里面没水没草没料,圈在那儿怎么能呆得住?”王晋文说,有的学校规模有限,硬件根本不达标,却四处挖生源,能招多少招多少,根本不管学生的住宿、学习条件,也不管将来如何就业,有的甚至干脆把学生放到别处培训。“学生、家长正逐渐对职业教育失去信心。”

  省经贸学校招生能有今天这个“小局面”,是因为从2005年起就坚持“狠练内功,内外兼修”,实实在在提高教学质量。“让老百姓选择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学生在校是否能学到真本事,毕业后能否就业。”采访王桂莲的前一天晚上9点多,有家长发邮件给她:听正在该校读书的邻居家孩子说学校不错,想让侄女也来上。“学校招生,口碑很重要。家长和社会你欺骗不了”。

  考二三百分的初中学生,没人告诉他未来在哪

  在我省,有相当部分中职学校整体条件都不错,只是有的家长和学生不了解,也不知道初中毕业后出路是什么。“在寻找生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学校招生找不见学生,学生想上学找不到学校,不知道该去哪儿,怕上当受骗。”王桂莲说。

  王晋文和初中学校校长一起聊天时,曾多次直问:“嘴里说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你们真的做到了吗?学校可能会讲这个考597分的学生,可以报考五中,但对于那个考237分的学生,有没有告诉他能报考哪个学校?有没有给他进行下一步的升学指导?还有一个因素来自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能理解,但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山西人的观念还比较保守,不少家长很在意孩子毕业后是不是能有份稳定的工作。”

  “初中学生流失,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能就了业。”王桂莲表示,如果规定不满18岁的孩子不得进入劳动力市场,这种情况可能会好点。“现在我们都有了职业病,在外面吃饭或者买东西,看见那些年龄小的就想问人家几岁了,一般回答都是一个口径18岁,其实根本不是。”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年达到95%以上。社会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实很大。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第五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海亮提到一次在晋中工地调研时了解的情况:普通工人每天工资45元—50元,普通技工每天80元,高级技工每天150元。知识、技能体现的价值显而易见。

  “不断扩大招生,不断降低门槛,是为了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技之长。试想,一个贫困乡一年送50个孩子上中职,5年10年后,那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王桂莲说。

Tags:山西,中职,招生,艰难,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