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016江苏高考语文专项训练:鉴赏古诗中的表达方式(2)

日期:2015-11-4 10:06 阅读:
    21世纪教育网给大家整理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项训练:鉴赏古诗中的表达方式(2),更多2016江苏高考语文专项训练题,欢迎大家进入>>>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汇总中查看。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
    于中好
    纳兰性德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词的上阕景物描写十分精妙,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写景的角度和动静结合等手法切入分析即可。
    答案:视听结合。残阳小楼,笛韵偏幽,写出了秋日黄昏登楼的所见所闻;动静结合,远近(高低)结合。一行白雁,几点黄花,使景物富有立体感;色彩渲染。暮天白雁、秋色黄花,色彩明丽。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青玉案
    曹 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注】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谩:徒然、空自。
    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解析:结合上文“疑无地”再到“忽有人家”及下片“乡心起”分析即可。
    答案: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夔州歌十首(其九)
    杜 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杜甫的这首诗气象宏大,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加以赏析。
    解析:抓住“松柏”“云日”等意象特点分析诗人蕴涵其中的对武侯的仰慕之情。
    答案:这首诗中,参天的松柏和如火的云日等意象庄严壮丽,气魄宏大,衬托了诸葛亮的伟岸形象。诗人为武侯鞠躬尽瘁的伟大人格所激励,抛却个人烦恼,关注战乱动荡时代国家民生的苦难,表达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注】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撚(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以及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理解时,抓住“撚花”“放花”两个关键动作并体会其中包含的词中人物的微妙情感。从“手撚花枝”到“放花无语”,虽是如此自然,如此无意,更如此不自禁,却全出于内心敏锐深微的感动。当其“撚”着花枝时,爱花之情是何等深切;当其“放”却花枝时,惜花之情又是何等无奈。而“放花”之后,继之以“无语”,正源于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幽微的感动。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达方式是:细节描写。(答动作描写也可。)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 春
    王阳明
    十里湖光放小舟,谩寻春事及西畴。
    江鸥意到【注】忽飞去,野老情深只自留。
    日暮草香含雨气,九峰晴色散溪流。
    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
    【注】 意到:估计(我)到(近旁)。
    王阳明的诗歌常将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请结合本诗说明。
    解析:这首诗的诗题为“寻春”,“寻”字揭示出诗人对“春”的钟情。诗歌前三联描写诗人在“寻春”过程中见到的景象,表达对春天乡野的热爱情怀,景中有情,而“野老情深”更是直抒胸臆。尾联两句又将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的理趣相联系,点明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走进自然,快乐到处皆是。
    答案:本诗前三联依次描写了湖水、田野、江鸥、野草、山峰、溪流等景物,融入了作者对春景的迷恋,对乡野的热爱之情。尾联在寻春快乐之际点出对生活的感悟:只要融于自然,快乐到处都有。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宋)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这首词借物抒怀,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是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借物抒怀的考查,分析问题的思路应是借什么物来抒怀?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此篇为咏空谷幽兰之词。上片写兰花地处清幽处、淡雅清绝的特点,流露出孤芳自赏的意味和知音难觅的惆怅,下片进一步突出兰花的高洁、坚贞,注意“共梅花语”“寻芳侣”“香在无心处”等语句。
    答案:通过写兰花与松竹梅为伍,以及它的“独自芳”和“香在无心处”,来表露自己寂寞无闻、知音难觅的惆怅,抒发自己坚贞高洁的情怀。

    特别推荐:
Tags:2016,江苏,高考,语文,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