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29 *湖心亭看雪教学内容

日期:2015-10-30 10:22 阅读:
蒋元梅  

地区: 湖北省 - 宜昌市 - 伍家岗

学校:宜昌市第十中学

1课时

29 *湖心亭看雪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帮助理解文章主旨。

3.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4.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独特个性、精神世界)。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已经具有基本的文言理解能力,对照注释能理解文言大意,只是在文章深入理解和主旨的挖掘上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3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疏通文意(重点)。
2、抓住三句话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重点)。
3、理解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重点)。

4、结合作者及背景理解作者游湖的雅趣,把握作者的独特个性及精神世界(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明朝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大家知道湖心亭位于什么湖上吗?(西湖)

    对。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想到了很多描绘西湖风光的古诗名句,你想到了哪些?(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都是春夏之景。那么西湖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品品他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描写西湖春夏美景的诗句,激起学生对西湖冬景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2【测试】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试读、点读,规范读音,再齐读。

2.学生自读,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之后分别请两位同学翻译两段,师生共同更正错误,并提示重点词语与语句。

3.提出质疑,共同解疑。

课文翻译完了,如有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仍不明白的同学可以举手提问;老师强调“更定”“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更”字的含义;“一芥”的“芥”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读的形式,初步熟悉课文;然后合作共同疏通文言文大意,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3【讲授】赏析雪景

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以课文的特点,抓三句理解西湖的冬景。为学习下面以景抒情做铺垫)

第一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分析:张岱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人鸟无声” 可与课后练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人鸟无踪”作比较)。

第二句: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问题1:“雾凇沆砀”到底是个怎样的景致呢?请同学们参照课下注释6,想像一下。

讲解:“雾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然现象,它是指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大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凇”,老百姓叫“树挂”。它是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下形成的。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水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可以找到雾凇图片欣赏一下)

问题2:作者连用三个“与”字,与我们平常的表达习惯有何不同?这样有何作用?

讲解:习惯表达是用顿号分开,引导比较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明确连用三个“与字”形容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浑然一体。同时表达出惊讶之情。

第三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问题1:上句中的“一”和此句中的“一”有何不同?此四种景物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何特色?

明确:“上下一白”的“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

学生齐读写景的句子。

问题2:说说这一句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结合高校课堂作业上关于“白描手法”的介绍: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明确:简练、质朴。是不是具备了这两个特点的描写就是白描呢?比较一下: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这样的文字也简练、质朴,是白描吗?(不是)为什么?换过的量词无法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的感觉,因而不传神!所以白描手法关键在第三个特点:传神!

举例辨别哪些是白描,哪些是描写。白描的有“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马瘦马”;“枯草支支直立,犹如铜丝”;“她眼睛间或一轮,还表明她是一个活物”等。

活动4【讲授】品析雅趣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观赏雪景的时候,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内心情感呢?请你把文中能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找出来并加以分析。(“独”、“喜”、“痴”)

(设计意图:承接前一步对景色描写的分析,抓关键词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独”:有孤独、孤寂的意思。作者选在一个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时刻,作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

“喜”:谁“喜”?为什么“喜”?(“铺毡对坐”的两人喜),作者不“喜”吗?作者也很惊喜,否则怎么会“强饮三大白”!明明自己很“喜”,却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个性或内心世界呢?(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痴”: “痴”字什么意思?可通过组词来解释。

一是“痴迷”,对什么痴迷呢?(山水、雪景)

一是“痴情”,对什么“痴情”呢?(提醒学生结合高校课堂作业上对张岱的介绍,了解他的身世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确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表达故国之思。)

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除了这三个字能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外,还有其他词语吗?

标题中的“看”字也可以品一品。为什么不是“湖心亭赏雪”,而是“看雪”呢?比较两个字的不同。明确“看”有置身世外之意,更能看出作者是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正好与他的身世背景相吻合。

教师小结:常说“文如其人”。的确,我们通过品读这不足200字的文章,一个孤高自赏、孤傲落寞愿意置身于世外(清朝之外)、融身于大自然的张岱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了!

活动5【活动】再读课文,结束课堂

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活动6【作业】拓展延伸或机动作业

将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活动7【练习】板书

         湖心亭看雪

             张岱

雪景: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一痕 一点 一芥 两三粒

雅趣:独:孤独、寂寞

          喜:孤高、孤傲

          痴:痴迷、痴情、幽愤

          看:置身事外

活动8【讲授】附:课堂文字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明朝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大家知道湖心亭位于什么湖上吗?

生:(齐答)西湖

师:对。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想到了很多描绘西湖风光的古诗名句,你想到了哪些?

   (学生思考片刻)

 生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谁写的?

 生1:苏轼

 师:很好,回答问题要完整一些。还有其他诗句吗?

   生2: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诗题是?

    生2:《钱塘湖春行》。

   师:很好。

 生3:还有杨万里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回答要点全面!同学们发现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都是描写春夏之景的哟。那么西湖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品品他的这篇《湖心亭看雪》吧。(板书课题)

 二、疏通文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章)

 师:哪位同学起来单独读一遍?

 生4:湖心亭看雪  张岱......(读课文略)

 师:他读得有错误吗?

 生5:“是日更定矣”这句的“更”应该读作第一声gēng,他读成了第四声。

 师:纠正得好!为什么读第一声?

 生5:因为这里是表示晚上的时间“几更”,再说下面的注释也注音了。

 师:好,全班齐读一遍,开始!

    (全班齐读)

 师:读得很整齐!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全班安静地看注释)

 师:文章大意理解了吗?

    (生沉默片刻)

 师:没有把握?那好,文章就只有两个小段落,我们就一段一段地来看。第一段中有不太理解的字或句子吗?或者你觉得哪些是重点字词需要提示大家注意的?

 生6:第一段大意我基本理解了。我觉得“余”“俱绝”“是日”“更定”“挐”这几个词是重点。

 师:提示得有价值。那你给同学们讲讲它们各自的意思。

 生6:“余”就是“我”的意思,“俱绝”是“都消失”,“是日”是“这一天”的意思,“更定”下面的注释是“初更以后”,“挐”这里解释为“撑(船)”。

师:解释很好。这里老师把“更”补充一下。“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晚上8点开始起更,所以“更定”就是“初更以后”,也就是晚八点以后。

 师:“一芥”是什么意思呢?

 生7:根据句意推断是“一条”的意思,就是一条小船。

 师:大家注意,这个“芥”字是草字头,本意是小草的意思,在这里解释为“像小草一样微小”。

 生7:那么,可以翻译为“一叶小舟”吧。

 师:很好!太形象了!

 师:第二段谁来翻译?

 生8:(全段翻译,略)

 生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到底是哪样的人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哪位同学能解答?

 生10:这样的人,就是大雪天还出来看雪的人。

 生9:这有啥奇怪的呢?他自己不也一样吗?

 师:对,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不过,待会有专题探讨。现在大家把字面意思疏通了吧。

 生(齐):差不多了。

三、赏析雪景

师: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三个句子。

生1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准确!这算第一句。

生1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不错!还是按照文章顺序找的呢!

生1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OK!同学们慧眼识珠,三句全部找到了!那么请同学们在书中画出这三句,全班把它们齐读一遍。

生:(全班齐读这三句)

师:第一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哪一个字写得好?

生:齐答“绝”

师:为什么呢?写出了什么景象?

生14: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和山都封冻了,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似的。

生15::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师:第二句“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又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呢?

生16: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是白茫茫的。

师:“雾凇沆砀”到底是个怎样的景致呢?请同学们参照课下注释6,想像一下。

     (生看注释,思考、想像)

师:“雾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然现象,它是指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大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凇”,老百姓叫“树挂”。它是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下形成的。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水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学生欣赏雾凇图片)

师:所以,“雾凇沆砀”这四个字描绘的景象是丰富多彩、令人遐想连篇的。

 师:作者连用三个“与”字,与我们平常的表达习惯有何不同?这样有何作用?

生17:平常的习惯表达是用顿号分开,“天与云、山、水”。连用三个“与”字形容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浑然一体。

生18:我觉得用逗号隔开,语言表达就有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感觉,连用三个“与”字就表达出惊讶之情。

师:你分析得很好!那你试着读一读,读出惊讶之情来。

生18(读):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此处有掌声)

师:第三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值得分析的就更多了。(停顿,留学生思考)

师:老师觉得一个“一”字就值得分析一下,与“上下一白”的“一”有何不同呢?

生19:“上下一白”的“一”字:是“全”的意思,这几个“一”就是数词一。

师:不仅意思解释不同,描绘的意境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生19:一个描绘的是天地广阔,一个是景物渺小。

师:对!“上下一白”的“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师:那么,此四种景物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何特色?

生20:“一痕”仿佛一幅水墨画,表明在混茫难辨的世界里只能看到一抹痕迹,量词用得很形象!湖心亭用“一点”、舟用“一芥”、舟中人用“两三粒”,这三个量词都有“小”的意思,表明在宇宙面前,这些都显得渺小了。

师:分析精妙!的确,在梦幻般的朦胧意境中,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里,人只不过渺如一粟啊!来,我们齐读这一句,把渺小之感读出来。

(生齐读)

师:说说这一句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是什么描写手法?

(生沉默)

师:提示大家结合高校课堂作业上关于“白描手法”的介绍看一看: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刚才同学分析说像一幅水墨画)。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师:读了这一段介绍,看看,白描手法有什么特点?

生21:简练、质朴。

师:是不是具备了这两个特点的描写就是白描呢?我把原句改为这样“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同样简练、质朴,比较一下,好不好?

生21:感觉语言变直白了,意境没了。

生22:没有“小”的形象感了。

师:对!换过的文字也简练、质朴,但换过的量词无法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的感觉,因而不形象不传神!所以白描手法关键在第三个特点:传神!

师:比如学过用白描手法的句子有“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马瘦马”;“枯草支支直立,犹如铜丝”;“她眼睛间或一轮,还表明她是一个活物”等。

四、品析雅趣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观赏雪景的时候,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内心情感呢?哪几个字能体现出来?

生22:“独”字。

师:“独”字能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22:内心孤独、孤寂。

师:作者选在一个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22:“大雪三日”后的“是日更定”。

师:为什么选这样一个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时刻独往?

生22:他觉得这个时间清净,才不会被人打扰。

生23:他不想看到人,也不想别人看到他。看出,他似乎是一个不愿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感觉性格上有点孤僻。

生24:他活在他的世界里,特立独行。

生25:但是,从第二段看,还有“舟子”这个人,他不是“独往”呀?

师:对呀,这位同学发现有矛盾。

生22:我觉得不矛盾。“舟子”毕竟只是个下人,也只是为他撑船的,他的内心是不会与“舟子”为伍的。

生24:我觉得也不矛盾。正是因为有“舟子”的存在,而他还说是“独往”,就说明“舟子”在他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更显出他的孤僻、孤高与孤傲。

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眼,分析很透彻!还有什么字呢?

生26:第二段的“喜”字也写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师:谁“喜”?为什么“喜”?

生26:“铺毡对坐”的两人喜。

师:“铺毡对坐”的两人为何而喜?

生26:为在这样的大雪天,在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候,居然还能碰到看雪的人而喜。

师:这说明“铺毡对坐”之人与作者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27:都选在这个时候看雪,说明他们是志同道合之人。而且从后文舟子的评价“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也能证明。

师:很好!那么,作者不“喜”吗?

生27:作者也很惊喜,否则他怎么会“强饮三大白”!

师:那么,明明自己很“喜”,却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个性或内心世界呢?

生27: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师:(师带头鼓掌)这都能分析出来,你太有才了!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喜”字的理解比老师预想的还要深刻!其他同学还找到了哪个字呢?

生28:还有“痴”字。

师: “痴”字什么意思?通过组词来解释一下吧。

生28:可组“痴迷”“痴情”......

师:好!对什么痴迷?又对什么痴情呢?

生28:我觉得他对山水、雪景痴迷,否则怎么会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候独自去看雪?

生29:我认为他是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表达故国之思。

师:你是怎么理解到这一层的?

生29:课文注释一介绍他是明末清初人,“明王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不在清朝为官,宁愿入山著书以终,誓死不为清朝效力,就是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所以,到这时候,前面他表现出来的孤高孤傲、特立独行的个性就都能理解了。而且,见到“金陵人”大喜也能理解了。金陵是已故明朝的首府南京。这个金陵人也在此客居,当然就是他的知音了。

师:分析很深刻!不过,这个“痴”字不仅包含对山水、雪景痴迷,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还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孤傲与幽愤情怀啊!让我们齐读第二段,体味一下这孤傲与幽愤的情怀吧。

(全班齐读第二段)

师:除了“独”“喜”“痴”这三个字能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外,还有其他词语吗?

能否把标题再读一读?

生30:哦,还有标题的这个“看”字。

师:嗯,想想,这个“看”字有什么意味?为什么不是“湖心亭赏雪”,而是“看雪”呢?

生30:“看”有置身世外之意,更能看出作者是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正好与他的身世背景相吻合。

师:对!张岱把自已置身在清朝之外,遗弃世间的一切,独立地生活。常说“文如其人”。的确,我们通过品读这不足200字的文章,一个孤高自赏、孤傲落寞愿意置身于世外(清朝之外)、融身于大自然的张岱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了!

五、再读课文,结束课堂

师: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齐读课文,去感受张岱的内心世界。

(全班齐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机动作业)

师:下课!

(课后作业:将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29 *湖心亭看雪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29 *湖心亭看雪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明朝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大家知道湖心亭位于什么湖上吗?(西湖)

    对。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想到了很多描绘西湖风光的古诗名句,你想到了哪些?(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都是春夏之景。那么西湖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品品他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描写西湖春夏美景的诗句,激起学生对西湖冬景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2【测试】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试读、点读,规范读音,再齐读。

2.学生自读,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之后分别请两位同学翻译两段,师生共同更正错误,并提示重点词语与语句。

3.提出质疑,共同解疑。

课文翻译完了,如有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仍不明白的同学可以举手提问;老师强调“更定”“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更”字的含义;“一芥”的“芥”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读的形式,初步熟悉课文;然后合作共同疏通文言文大意,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3【讲授】赏析雪景

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以课文的特点,抓三句理解西湖的冬景。为学习下面以景抒情做铺垫)

第一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分析:张岱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人鸟无声” 可与课后练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人鸟无踪”作比较)。

第二句: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问题1:“雾凇沆砀”到底是个怎样的景致呢?请同学们参照课下注释6,想像一下。

讲解:“雾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然现象,它是指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大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凇”,老百姓叫“树挂”。它是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下形成的。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水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可以找到雾凇图片欣赏一下)

问题2:作者连用三个“与”字,与我们平常的表达习惯有何不同?这样有何作用?

讲解:习惯表达是用顿号分开,引导比较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明确连用三个“与字”形容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浑然一体。同时表达出惊讶之情。

第三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问题1:上句中的“一”和此句中的“一”有何不同?此四种景物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何特色?

明确:“上下一白”的“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

学生齐读写景的句子。

问题2:说说这一句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结合高校课堂作业上关于“白描手法”的介绍: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明确:简练、质朴。是不是具备了这两个特点的描写就是白描呢?比较一下: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这样的文字也简练、质朴,是白描吗?(不是)为什么?换过的量词无法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的感觉,因而不传神!所以白描手法关键在第三个特点:传神!

举例辨别哪些是白描,哪些是描写。白描的有“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马瘦马”;“枯草支支直立,犹如铜丝”;“她眼睛间或一轮,还表明她是一个活物”等。

活动4【讲授】品析雅趣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观赏雪景的时候,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内心情感呢?请你把文中能表现作者感情的词语找出来并加以分析。(“独”、“喜”、“痴”)

(设计意图:承接前一步对景色描写的分析,抓关键词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独”:有孤独、孤寂的意思。作者选在一个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时刻,作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

“喜”:谁“喜”?为什么“喜”?(“铺毡对坐”的两人喜),作者不“喜”吗?作者也很惊喜,否则怎么会“强饮三大白”!明明自己很“喜”,却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个性或内心世界呢?(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痴”: “痴”字什么意思?可通过组词来解释。

一是“痴迷”,对什么痴迷呢?(山水、雪景)

一是“痴情”,对什么“痴情”呢?(提醒学生结合高校课堂作业上对张岱的介绍,了解他的身世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确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表达故国之思。)

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除了这三个字能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外,还有其他词语吗?

标题中的“看”字也可以品一品。为什么不是“湖心亭赏雪”,而是“看雪”呢?比较两个字的不同。明确“看”有置身世外之意,更能看出作者是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正好与他的身世背景相吻合。

教师小结:常说“文如其人”。的确,我们通过品读这不足200字的文章,一个孤高自赏、孤傲落寞愿意置身于世外(清朝之外)、融身于大自然的张岱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了!

活动5【活动】再读课文,结束课堂

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活动6【作业】拓展延伸或机动作业

将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活动7【练习】板书

         湖心亭看雪

             张岱

雪景: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一痕 一点 一芥 两三粒

雅趣:独:孤独、寂寞

          喜:孤高、孤傲

          痴:痴迷、痴情、幽愤

          看:置身事外

活动8【讲授】附:课堂文字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明朝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大家知道湖心亭位于什么湖上吗?

生:(齐答)西湖

师:对。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想到了很多描绘西湖风光的古诗名句,你想到了哪些?

   (学生思考片刻)

 生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谁写的?

 生1:苏轼

 师:很好,回答问题要完整一些。还有其他诗句吗?

   生2: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诗题是?

    生2:《钱塘湖春行》。

   师:很好。

 生3:还有杨万里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回答要点全面!同学们发现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都是描写春夏之景的哟。那么西湖的冬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品品他的这篇《湖心亭看雪》吧。(板书课题)

 二、疏通文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放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学生自由读文章)

 师:哪位同学起来单独读一遍?

 生4:湖心亭看雪  张岱......(读课文略)

 师:他读得有错误吗?

 生5:“是日更定矣”这句的“更”应该读作第一声gēng,他读成了第四声。

 师:纠正得好!为什么读第一声?

 生5:因为这里是表示晚上的时间“几更”,再说下面的注释也注音了。

 师:好,全班齐读一遍,开始!

    (全班齐读)

 师:读得很整齐!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全班安静地看注释)

 师:文章大意理解了吗?

    (生沉默片刻)

 师:没有把握?那好,文章就只有两个小段落,我们就一段一段地来看。第一段中有不太理解的字或句子吗?或者你觉得哪些是重点字词需要提示大家注意的?

 生6:第一段大意我基本理解了。我觉得“余”“俱绝”“是日”“更定”“挐”这几个词是重点。

 师:提示得有价值。那你给同学们讲讲它们各自的意思。

 生6:“余”就是“我”的意思,“俱绝”是“都消失”,“是日”是“这一天”的意思,“更定”下面的注释是“初更以后”,“挐”这里解释为“撑(船)”。

师:解释很好。这里老师把“更”补充一下。“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晚上8点开始起更,所以“更定”就是“初更以后”,也就是晚八点以后。

 师:“一芥”是什么意思呢?

 生7:根据句意推断是“一条”的意思,就是一条小船。

 师:大家注意,这个“芥”字是草字头,本意是小草的意思,在这里解释为“像小草一样微小”。

 生7:那么,可以翻译为“一叶小舟”吧。

 师:很好!太形象了!

 师:第二段谁来翻译?

 生8:(全段翻译,略)

 生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到底是哪样的人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哪位同学能解答?

 生10:这样的人,就是大雪天还出来看雪的人。

 生9:这有啥奇怪的呢?他自己不也一样吗?

 师:对,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不过,待会有专题探讨。现在大家把字面意思疏通了吧。

 生(齐):差不多了。

三、赏析雪景

师: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三个句子。

生1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准确!这算第一句。

生1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不错!还是按照文章顺序找的呢!

生1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OK!同学们慧眼识珠,三句全部找到了!那么请同学们在书中画出这三句,全班把它们齐读一遍。

生:(全班齐读这三句)

师:第一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哪一个字写得好?

生:齐答“绝”

师:为什么呢?写出了什么景象?

生14: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和山都封冻了,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似的。

生15::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师:第二句“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又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呢?

生16: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是白茫茫的。

师:“雾凇沆砀”到底是个怎样的景致呢?请同学们参照课下注释6,想像一下。

     (生看注释,思考、想像)

师:“雾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自然现象,它是指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大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凇”,老百姓叫“树挂”。它是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下形成的。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水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学生欣赏雾凇图片)

师:所以,“雾凇沆砀”这四个字描绘的景象是丰富多彩、令人遐想连篇的。

 师:作者连用三个“与”字,与我们平常的表达习惯有何不同?这样有何作用?

生17:平常的习惯表达是用顿号分开,“天与云、山、水”。连用三个“与”字形容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浑然一体。

生18:我觉得用逗号隔开,语言表达就有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感觉,连用三个“与”字就表达出惊讶之情。

师:你分析得很好!那你试着读一读,读出惊讶之情来。

生18(读):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此处有掌声)

师:第三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值得分析的就更多了。(停顿,留学生思考)

师:老师觉得一个“一”字就值得分析一下,与“上下一白”的“一”有何不同呢?

生19:“上下一白”的“一”字:是“全”的意思,这几个“一”就是数词一。

师:不仅意思解释不同,描绘的意境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生19:一个描绘的是天地广阔,一个是景物渺小。

师:对!“上下一白”的“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

师:那么,此四种景物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何特色?

生20:“一痕”仿佛一幅水墨画,表明在混茫难辨的世界里只能看到一抹痕迹,量词用得很形象!湖心亭用“一点”、舟用“一芥”、舟中人用“两三粒”,这三个量词都有“小”的意思,表明在宇宙面前,这些都显得渺小了。

师:分析精妙!的确,在梦幻般的朦胧意境中,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里,人只不过渺如一粟啊!来,我们齐读这一句,把渺小之感读出来。

(生齐读)

师:说说这一句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是什么描写手法?

(生沉默)

师:提示大家结合高校课堂作业上关于“白描手法”的介绍看一看: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刚才同学分析说像一幅水墨画)。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师:读了这一段介绍,看看,白描手法有什么特点?

生21:简练、质朴。

师:是不是具备了这两个特点的描写就是白描呢?我把原句改为这样“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同样简练、质朴,比较一下,好不好?

生21:感觉语言变直白了,意境没了。

生22:没有“小”的形象感了。

师:对!换过的文字也简练、质朴,但换过的量词无法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的感觉,因而不形象不传神!所以白描手法关键在第三个特点:传神!

师:比如学过用白描手法的句子有“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马瘦马”;“枯草支支直立,犹如铜丝”;“她眼睛间或一轮,还表明她是一个活物”等。

四、品析雅趣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在观赏雪景的时候,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内心情感呢?哪几个字能体现出来?

生22:“独”字。

师:“独”字能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22:内心孤独、孤寂。

师:作者选在一个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22:“大雪三日”后的“是日更定”。

师:为什么选这样一个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时刻独往?

生22:他觉得这个时间清净,才不会被人打扰。

生23:他不想看到人,也不想别人看到他。看出,他似乎是一个不愿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感觉性格上有点孤僻。

生24:他活在他的世界里,特立独行。

生25:但是,从第二段看,还有“舟子”这个人,他不是“独往”呀?

师:对呀,这位同学发现有矛盾。

生22:我觉得不矛盾。“舟子”毕竟只是个下人,也只是为他撑船的,他的内心是不会与“舟子”为伍的。

生24:我觉得也不矛盾。正是因为有“舟子”的存在,而他还说是“独往”,就说明“舟子”在他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更显出他的孤僻、孤高与孤傲。

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眼,分析很透彻!还有什么字呢?

生26:第二段的“喜”字也写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师:谁“喜”?为什么“喜”?

生26:“铺毡对坐”的两人喜。

师:“铺毡对坐”的两人为何而喜?

生26:为在这样的大雪天,在这样夜深人静的时候,居然还能碰到看雪的人而喜。

师:这说明“铺毡对坐”之人与作者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27:都选在这个时候看雪,说明他们是志同道合之人。而且从后文舟子的评价“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也能证明。

师:很好!那么,作者不“喜”吗?

生27:作者也很惊喜,否则他怎么会“强饮三大白”!

师:那么,明明自己很“喜”,却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个性或内心世界呢?

生27: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师:(师带头鼓掌)这都能分析出来,你太有才了!看来,同学们对这个“喜”字的理解比老师预想的还要深刻!其他同学还找到了哪个字呢?

生28:还有“痴”字。

师: “痴”字什么意思?通过组词来解释一下吧。

生28:可组“痴迷”“痴情”......

师:好!对什么痴迷?又对什么痴情呢?

生28:我觉得他对山水、雪景痴迷,否则怎么会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候独自去看雪?

生29:我认为他是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表达故国之思。

师:你是怎么理解到这一层的?

生29:课文注释一介绍他是明末清初人,“明王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不在清朝为官,宁愿入山著书以终,誓死不为清朝效力,就是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所以,到这时候,前面他表现出来的孤高孤傲、特立独行的个性就都能理解了。而且,见到“金陵人”大喜也能理解了。金陵是已故明朝的首府南京。这个金陵人也在此客居,当然就是他的知音了。

师:分析很深刻!不过,这个“痴”字不仅包含对山水、雪景痴迷,对已故的明朝的“痴情”,还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孤傲与幽愤情怀啊!让我们齐读第二段,体味一下这孤傲与幽愤的情怀吧。

(全班齐读第二段)

师:除了“独”“喜”“痴”这三个字能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外,还有其他词语吗?

能否把标题再读一读?

生30:哦,还有标题的这个“看”字。

师:嗯,想想,这个“看”字有什么意味?为什么不是“湖心亭赏雪”,而是“看雪”呢?

生30:“看”有置身世外之意,更能看出作者是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正好与他的身世背景相吻合。

师:对!张岱把自已置身在清朝之外,遗弃世间的一切,独立地生活。常说“文如其人”。的确,我们通过品读这不足200字的文章,一个孤高自赏、孤傲落寞愿意置身于世外(清朝之外)、融身于大自然的张岱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了!

五、再读课文,结束课堂

师: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齐读课文,去感受张岱的内心世界。

(全班齐读课文)

六、拓展延伸(机动作业)

师:下课!

(课后作业:将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作比较,两者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Tags:湖心亭,看雪,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