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1929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斗士精神的家庭。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14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 ...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一些工具性问题。而在创意写作视野中,创意是第一性,写作是第二性的。创 ...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 ...
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杨涟,字文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举廉吏第一,根户科给事中,转兵科右给事中。四十八年,神宗疾,不食且半月,皇太子未得见。涟偕诸给事、御史走谒大学士方从哲,御史左光斗趣从哲问安。从哲 ...
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王安国一见奇之。十七岁从父官杭州,稡钱塘山川风物之丽,著《七述》以谒州通 ...
诗品和人品肖瑞峰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考察中国 ...
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德用字元辅。至道二年,分五路出兵击李继迁,德用年十七,为先锋,将万人战铁门关,斩首十三级,俘掠畜产以数万计。进师乌白池他将多失道不至虏锐甚超按兵不进德用请乘之得精兵五千转战三日 ...
怪人吴老太 高淑霞①在街坊眼里,刚搬来不久的吴老太是个怪人。②“ 嘿,看见没?吴老太带了个牙套!” “什么牙套?”“ 嗨,就跟我小孙女牙上的一样,亮晶晶钢丝掐成了小花,一朵朵贴在牙上,笑死人了。诶哟,六十 ...
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国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 ...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①【元】萨都剌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 ...
我的悲哀的面孔 海·伯尔我站在港口看海鸥时,我的悲哀的面孔引起在这个区巡逻的一名警察的注意。我注视着鸥群,此刻,我最向往有一块面包,把它掰成碎块,来喂海鸥。可是,我同它们一样饥饿,一样疲乏。不过,我心 ...
王杰传答案翻译王杰(1725-1805),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成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高宗熟视字体如素识,以昔为尹继善缮疏,曾邀宸赏,询知人品,即拔置第一。及引见,风度凝然,上益喜。又以陕人入本 ...
外家南寺阅读附答案元好问②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夜风露觉秋偏。眼中高岸移深谷,愁里残阳更乱蝉。去国衣冠有今日,外家梨栗记当年。白头来往人间遍,依旧僧窗借榻眠。注:①外家:作者自幼过继给叔父,“外家”当指叔 ...
汤一介,中国哲学问题的思考者答案汤一介于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汤用彤则是哲学大家。父亲嘱咐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家风。汤一介爱书,有一些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言文,完成10-13题。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 ...
一 耳醒之地八溪乡只有四千多人,却一把撒向了极目难尽的广阔山地,于是很多地方见山不见人,任雀噪和蝉鸣填满空空山谷。近些年,青壮年又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广东、浙江、福建等以前很少听说的地方,过年也不一定回 ...
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马国川:现在学术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什么会这样?即使是名牌大学,对于教授抄袭事件也装聋作哑,既不进行调查,也不回应。您怎么看待?周有光:我看到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告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这里所说的国内文化交流主要指中原文化与中国国内其它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原地区是夏商周三代和秦汉的统治中心,文明发达,历史悠久,制度健全,理所当然的是当时文化最昌盛的地区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08年初,阿里巴巴平台上整个买家询盘数急剧下滑,欧美对中国采购在下滑。海关是卖了货,出去以后再获得数据;而我们提前半年从询盘上推断出世界贸易将发生变化。”通常而言,买家在 ...
送张子尉南海岑参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此乡多宝玉,慎勿厌清贫。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首联表明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