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丹心筑课堂 胶南市第一中学 贾学富 2011年11月23日-28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2011年高中分管教学副校长培训班,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境界,理清了思路,坚定了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信心,主要体会如下: 1、张志勇副厅长满怀教育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给我们指明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正确方向,全面阐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八个内涵,深刻阐明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本质,坚定不移地规范办学行为,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做到育人第一,升学第二,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尽管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甚至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有大德才有大智慧,面对良知和孩子,我们应少一份功利,多一份责任,大力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2、高中必须坚持多元办学,特色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青岛39中的海洋教育、章丘四中的创新教育、昌乐二中的高效课堂和省实验中学的特色办学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学校办出点特色项目并不难,难的是让特色成为学校的灵魂,并持之以恒,因此必须做大胆实践敢于创新的勇士,每个学校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走特色办学之路. 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传统的教学模式时时影响和左右着当下的教学改革,先进的教学理念尚未在教师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还没真正形成,应试教育的影子在左右着教师急功近利,家长和社会重智轻德的倾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革,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的变革,需要教师认真通读教材和课标,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确定教学策略,最后达成教学目标,它是教学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有机统一.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引领教师深刻挖掘学科价值的内涵至关重要.复旦附中的学科素养之我见和天津中学的教学设计就是非常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4、构建高效愉悦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其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是中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课堂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如果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不是真正的合作探究,也谈不上高效课堂.天津中学的"四何"问题设计模板,强调多采用"为何"、"若何"的方式设计问题,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转变学习方式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和培训,选好小组长,充当老师的助教,同时科学划分学习小组,保持小组间均衡,还要及时搞好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构建高效愉悦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并且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汗水.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矛盾:一是板书与课件的矛盾,课件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但代替不了板书;二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教学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再好的教学设计不等于目标达成;三是形式和内容的矛盾,形式为内容服务,课堂活跃不等于高效,高效是建立在参与度和目标达成度高的基础上;四是知识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的矛盾;能力比知识重要,情感比能力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和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面对以上矛盾,如何坚持育人为先,如何在坚守与牵拉中前行,不仅需要激情和智慧,更需要信心和恒心. 6、普通高中课程实施前景光明,道路曲折.2004年高中新课改以来,我省各地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2008年规范办学以来,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发生了显著的积极的变化,课程实施水平有了阶段性进展.但是目前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多数家长仍然偏重于升学教育,由此导致学校的"功利主义"仍然很普遍,在课程实施中出现课程残缺、发展畸形、主导越位、主体缺位的现象.在困难面前,面对教育良知,我们应该对学生寄于何种期望?是把学生当成人培养,还是把学生当成工具培养?是为了追求跑得快,还是致力于跑得远?为了帮助学生过好每一天,快乐每一天,为了学生的终生幸福,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敞开自己的心灵,摒弃浮躁,静下心来,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而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最基本的路径. Tags:铁肩担,道义,丹心,课堂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