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铁杵磨针,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结果

日期:2015-3-16 10:59 阅读:
    铁杵磨针,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结果
    光耀学校  杨艳艳
    历时三周的磨课即将拉下帷幕,望着经历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后的教学设计,有一种"铁杵磨成针"的感觉.捧着这"细细的针",心中却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因为,在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打磨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结果.
    一、研修知识在磨课中实现"重温习"
    因为制定磨课计划,再次学习了前六专题中的计划制定,更加深刻地明确了磨课计划不同于教学计划,磨课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我们的磨课应指向于双对接.记得专家引领专题,听到"双对接"时是那样的茫然和困惑,虽知其内容却不明其义,而今再次接触已是深谙其道了.
    因为一次备课,再次阅读了教学目标制定专题的相关内容.记得初接触此专题时,有那么多的不解与困惑,而今,沿着由"课程目标、年段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学情"设置好的路径,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已是有理有据,轻车熟路了.呵呵,原来,知识要在运用中方始领略到其中的奥妙无穷.
    因为观课议课,再次回顾了各专题中和观课议课有关的内容,将侧重不一、角度不同的观课维度、观课工具汇总在一起,惊讶地发现原来,磨课可以引领我们边学习边汇总,边应用边提升.
    于再次回顾中,我们不经意间重温了前六专题所学,并在温习中有了新的体会与收获;于实践磨练中,我们运用并实践了前六专题所学,并在实践中实现了吸收和内化.
    二、教学实践在磨课中实现"再生长"
    本次磨课,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是"以学定教",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自能赏读策略"[注:这是策略是我校的课改研究成果,已被临沂市教科研中心收编入书].我们欣喜的发现,经过这一轮磨课,我们的这一策略实现了"再生长".
    原定策略主要以"预习提纲"为工具,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班内进行课文内容的感悟和赏读.而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受前几个专题的启发,在原来"感悟赏读"的基础上,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并将本课中"透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品味人物品质""写作顺序""详略得当"等学法、写法指导分布于两个课时来完成,保证其和语文实践充分结合,并在第一课时中加入了写字指导.这样以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和统一,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也同时进行了语文实践,习得了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使原来"重人文轻工具"的策略得到了丰满和完善.
    三、教研水平在磨课中实现"新拔节"
    作为教师,评课是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但通过本次研修学习,我们方始知道了评课可以选择维度,可以运用量表;通过磨课,我们则较好地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使用和感受到了选择观课维度和使用观课量表的好处.
    原来评课时,大家都是跟着感觉走、笼统地评,经常是能说出其然却说不出所以然,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但在本次的观课议课会上,却能根据量表,分析得有理有据,谈者胸有成竹,听者心悦诚服.另外,我们根据量表所显示的结果,重点讨论了如何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和提升.这样的观课议课,做到了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其实效性之强、分析度之强、透彻性之强,令人感叹和折服.现在回想起以来"笼笼统统地看、含含糊糊地谈"的评课方式,不禁有些哑然失笑.
    "研修一个月,胜读十年书."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我从教十五年,参加过的学习可谓多矣,感觉收获最大的莫过于此次研修,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也在此次研修中实现了"重生".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成"宝器"固然重要,但"磨宝"的过程却最能让人享受到磨砺和成长的快乐,不是吗?

Tags:铁杵,磨针,我们,收获,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