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且把研修当品茗

日期:2015-3-3 09:14 阅读:
    且把研修当品茗
    济宁市北湖小学   李永勤
    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这两天竟对"德"字的研究上了瘾,或许是研修品德课程的惯性思维带来的思想辐射吧.
    (一)追古--淙淙前人曲,越越古贤思一缕
    拾起辞海,有关"德"的字义与渊源的论述,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德行.--《篇海类编》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
    君子进德修业.--《易·乾卦》
    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
    "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也是我们构建平安和谐文化的准绳.
    学生时,曾接受过思想品德课、道德伦理学等思想教育的洗礼;毕业后,有幸作为塑造学生道德素养的人梯,默默传递着"德"字本身释放的能量;现如今,课程研修唤发了我对"德"研究的浓厚兴趣,于是"德"字在我面前变得高大厚重起来.
    (二)溯今--研修当品茗,读罢万象恰捉影
    忆往昔,责任和兴趣让我选择了品德课的教学,虽是兼职,但也感觉眼前风光无限.凭借这次研修的平台,通过聆听专家讲座、浏览精彩简报、研读优秀作业等,我迫切地感受到在品读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虽不具备古人那般深邃的思想和对"德"字合乎适宜的诠释,但也能赋予其时代感的演绎和发展.孙民老师在前面的阐述便是对"品德"的最恰当不过的定位了:"人们对品德问题的探讨,自人类有文明史以来,就没有间断过,流派和主张都很多,独尊一家就容易产生偏见.我只联系品德与生活课的认识,说一般性认识.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即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品德的倾向稳定性、同一性、可塑性和创造性等".这种深层次性的理论认识将指引着教师们把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盛夏时节,且把研修当品茗,"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饮茶的意境在于能孕育出良好的心态,净化并滋润着人的生命.而茶文化之美在于启真扬善,端正人的信念与行为,强化道德自律,修心养性,优化人的精神品位.

Tags:研修,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