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来了,21世纪教育网特制了2014-2015学年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
人,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在去年的期末考查中,合格率100%,但也有几个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
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
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
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行为与习惯
1、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1、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能尝试合理地解决生活中问题。
2、学会给自己制定不同时期的目标,树立自信心;学会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
3、了解一些家乡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有关的环保知识,能以一名“家乡小主人”的身份,为家乡的发展与建设出谋划策。
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
五、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六、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
教学内容
|
课时安排
|
教学时间(周)
|
一
|
1 学会合作
|
2
|
1
|
2 当意见不一致时
|
2
|
2
|
3 诚信是金
|
3
|
3、4
|
国庆休假
|
|
5
|
|
单元测试一
|
2
|
6
|
二
|
4 我是学习的主人
|
2
|
7
|
5 和好书交朋友
|
3
|
8、9
|
|
单元测试二
|
2
|
9、10
|
三
|
6我的家乡在哪里
|
1
|
10
|
7长江两岸是家乡
|
4
|
11、12
|
8说说家乡的故事
|
3
|
13、14
|
|
单元测试三
|
2
|
14
|
四
|
9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
2
|
15
|
10我的发现与担心
|
4
|
16、17
|
|
单元测试四
|
2
|
18
|
|
总复习
|
|
|
|
期末考试
|
|
|
Tags:2014-2015,学年,四年级,上册,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