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数与代数的教学内容包括: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2~5的乘法口诀;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除法这七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变化;测量这两个单元。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主题。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主要学习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第七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图形与几何: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结合实例,感知轴对称、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第六单元“测量”,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活动,贴进学生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应更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七、课时安排:
进 度 安 排 |
周次 |
起止时间 |
单元 |
教学内容 |
计划课时
|
1 |
8.25---8.31 |
一 |
《谁的得分高》2课时
《秋游》1课时
《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 |
5 |
2 |
9.1---9.7 |
一
|
《星星合唱队》2课时
《练习一》2课时
机动1课时 |
5 |
3 |
9.8---9.14 |
二 |
《买文具》1课时
《买衣服》1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机动1课时 |
5 |
4 |
9.15---9.21 |
二三 |
《有多少块糖》1课时
《儿童乐园》1课时
《有多少电子》1课时
《动物聚会》1课时 |
5
|
5 |
9.22--9.28 |
三
四 |
《练习二》1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1课时
《玩一玩,做一做》1课时
机动1课时 |
5 |
6 |
9.29—10.5 |
|
十一放假 |
|
7 |
10.6---10.12 |
四 |
《数松果》1课时
《做家务》1课时
《课间活动》1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1课时 |
5 |
8 |
10.13---10.19 |
五 |
《小熊请客》1课时
《回家路上》1课时
《练习三》2课时 |
5 |
9 |
10.20---10.26 |
六 |
《整理与复习》2课时
《教室有多长》1课时
《课桌有多长》1课时 |
5 |
10 |
10.27---11.2 |
六 |
《1米有多长》2课时
《练习四》2课时
期中考试 |
5 |
11 |
11.3--11.9 |
七 |
《分物游戏》1课时
《分苹果》1课时
《分糖果》1课时
《分香蕉》1课时 |
5 |
12 |
11.10--11.16 |
七 |
《练习五》2课时
《小熊开店》1课时
《快乐的动物》1课时 |
5 |
13 |
11.17---11.23 |
七 |
《花园》2课时
《练习六》2课时 |
5 |
14 |
11.24---11.30 |
八 |
《有多少张贴画》1课时
《一共有多少天》1课时
《买球》1课时
《做个乘法表》1课时 |
5 |
15 |
12.1--12.7 |
九 |
《班级旧物市场》1课时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1课时
《长颈鹿与小鸟》2课时 |
5 |
16 |
12.8---12.14 |
九 |
《农家小院》1课时
《练习七》2课时Tags:2014-2015,学年,小学,二年级,数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