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渔歌子ppt课件和板书设计及设计说明

日期:2017-2-8 14:37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ppt课件和板书设计及设计说明,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通过品读字词、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述。

3.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评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通过品读字词、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述。

3.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 评论

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作者“不须归”蕴含的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秋天的雨 评论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渔歌子:词牌名。             ②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④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榈叶编制成的雨衣。   ⑥须:愿意

学习流程:

揭示课题导入,设疑激趣

通过预习,我知道渔歌子是(        ),我还知道其它词牌名,本学期学的(          ),一起来背背这首词。通过观察,发现词中每行字数(          ),所以词又叫长短句。词在古代可以用来唱,一起听听《渔歌子》这首歌曲。

基础达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我会读。(一读:同桌对读,借助拼音,把词读正确,读通顺)

注音:西塞(    )山      鳜鱼(    )    箬(    )笠(    )      蓑(    )衣

我发现塞是(      ),还有其他读音,分别组词(      )       (      )       

我要告诉大家记住生字的方法。例如(            )

二读(划分节奏读)        三读(听示范读)

设问导学,小组合作(读明词意)

张志和这首词“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读着读着,你从画中欣赏到了哪些景物?看到了哪些颜色呢?(请在词中用横线划出景物,用三角形标记颜色,还有哪些颜色呢?)独学完成
根据注释,结合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些景物?(群学完成,读明诗意)

4号或全组一起读。

3号汇报,我从西塞山前白鹭飞中仿佛看到(                                       )

2号汇报,我从桃花流水鳜鱼肥中仿佛看到(                                        )

1号汇报,我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中仿佛看到(                       

                                                       )。

配乐欣赏,创设情境。老师解说(读,赞,叹),生读词。

(3)这么美的画面,相信你已经陶醉了,你最想用自己积累的哪个词来形容?(           )

作者也陶醉了,词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心情呢?请圈出来。

拓展延伸(读出韵味)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注:张松龄是张志和的哥哥,由于弟弟志和喜欢钓鱼,迷恋美景,经常不回家,哥哥担心他不回家,就和他对了这首词,他写这首词的目的何在?希望弟弟(            )。

张志和就是“不须归”啊,为什么呢?

                                                                             

资料补充:

1(张志和: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字子同。自幼聪慧,十六岁就考上太学,经常献策于唐肃宗皇帝,深得皇帝欣赏,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但他没有去上任,而是回了老家,从此不再做官,长期过着隐逸自由,寄情山水,扁舟垂钓,悠然自在的生活。唐肃宗曾派人找他回去当官,他也躲着回避。)

2.张志和一直是直钩钓鱼,思考,他钓得到鱼吗?他钓的是一份什么?(               )

五.小练笔。

根据词的内容,结合想象,把《渔歌子》画成一幅简笔画。

Tags:渔歌,ppt,课件,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