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ppt课件和公开课教学设计模版,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正确书写“箬笠”等词。 学习词《渔歌子》,体会词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背诵《渔歌子》 2学情分析 评论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词已有一定的基础,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质疑,体会词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 评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词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揭题,走进《渔歌子》 评论1、谈话引入,揭题。 2、简介“词”。 活动2【讲授】读正音,字字落实 评论读正音,字字落实 1、出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2、学生自学,师巡视。 3、检查交流。 三、二读得韵,琅琅上口 1、过渡,明确诗词诵读要求。 2、学生自由练读。 3、交流反馈:指读(以评价促提升),齐读。 四、三读见画,历历在目 1、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物? 2、听课文录音,想象说话:我仿佛看见了---/我好象听见了--- 3、配乐,写话,画画。 4、交流展示,齐读课文。 五、四读悟情,心心相印 1、走近词人张志和。 师:短短27个字,我们想象出了一幅美丽的画,这就是读诗词的好方法。读懂了词中画,我们再来品品词中人。词中哪一句写人? (课件出示渔翁画面) 师:我们只能看到渔翁的侧影,你能想象此时此地此景中渔翁的神态、动作、心情吗? 2、初识不归情。 师:课前老师反复读这首词,读着读着,这首词在我脑海中只剩下三个字,你们能感觉到是哪三个字吗? 师:“不须归”的意思是——? 那“不须归”的理由是——? 师:不须归呀不须归,张志和情不自禁就吟出了这曲渔歌子。你听,作者一边垂钓一边还吟唱着呢——你就是张志和你觉得怎样吟能表达你的心情就怎样吟。 指读。(鼓励,引导学生声情并茂诵读) 过渡: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这位陶醉在青山绿水间的渔翁是个怎样的人呢? 学习一首诗词,不光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张志和。 3、探作者,感悟不归情。 动画展示,师旁白。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他归隐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纷乱之中。在这样的情势下,他因无力佐治,只得避居江南水乡,以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寄托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都没有找到。 师: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来看这首词,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师: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 (课件出示词: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同学们读读这首词,你能读懂哥哥想对弟弟说什么吗? 师:我们来学学这两兄弟和诗吧。你们就是张志和,我做哥哥。你们吟我来和。 师: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说明你志不在鱼,你到底在钓什么哪? 六、课堂延伸,魅力《渔歌子》 Tags:渔歌,ppt,课件,开课,教学设计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