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渔歌子ppt专用说课稿内容

日期:2017-2-8 13:53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ppt专用说课稿内容,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了解“词”的有关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渔歌子》这首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学生对于这首词的背景以及诗人张志和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要适时渗透相关资料。

3重点难点 评论

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下来。

4教学过程 4.1 4.1.1新设计 评论

(一)课前“古诗词大会”

    1.看图说出诗句:《绝句-唐-杜甫》,从白鹭引申到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体会白鹭的意象:多在水田、河边生活,善捕鱼虾,自由自在,悠闲。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指的是(   )

    A.蓝色B.蓝色的江水C.一种植物

学生背诵《忆江南》。温习“词”的知识: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也叫词牌,是配音乐的。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但是后人所写的《忆江南》,其内容就和忆江南没有关系了。

   (二)引入新课

古诗词是我们祖国文化的瑰宝,她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紧紧相连。这节课我们跟随唐代诗人张志和去感受《渔歌子》的无穷词韵。

学习过程

读通顺,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板书整首词)
学生展示读,师示范,点拨。
“词”读百遍,其义自现。用心去读去感受,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景物?

 预设(用——画出以下这些景物)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结合生活实际和文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语言美美地描述这些景物。

 预设 (板书关键的描述词,颜色的词)

 西塞山:湖州市西面,湖州是鱼米之乡。春天的西塞山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白鹭:在水田上自由自在地飞

 桃花:生描述。积累桃花的诗句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2)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城南庄》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流水:生描述。师点拨:江南水网密布,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季多,下几场春雨,溪满河溢,水流湍急,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

鳜鱼:图示

青箬笠,绿蓑衣: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斜风细雨:烟雨朦胧犹如仙境。

孩子们,这是一幅怎样的山水画?
在这幅山水画中,诗人张志和赋予了怎样的情感呢?默读推敲,从词中哪个词看出来。
交流点拨:不须归
配乐朗诵,体会“不须归”。
交流点拨:景美如画“不须归”,悠然自得“不须归”。
出示另外三首《渔歌子》,对比拓展,升华情感:自由读,利用注释,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生交流。这三首词中都写到了钓鱼,这是为什么呢?
引入张志和生平,进一步理解他的“不须归”的原因。
幻灯出示: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诗人,画家,精通音律。16岁时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不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piān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再次交流是什么让诗人“斜风细雨不须归”。
预设:

自由自在 悠闲自得 钓鱼时的轻松愉悦 钓的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心境

 

4.1.2教学活动
Tags:渔歌,ppt,专用,课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