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

渔歌子精品学案

日期:2017-2-8 13:51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精品学案,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

2学情分析 评论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和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较为生动具体表达词中意境。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评论 ​

课前谈话

师:昨天老师在这里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山花,非常绚烂,颜色非常美,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颜色呢?猜猜老师喜欢什么颜色?

师:好了,同学们其实我喜欢很多颜色,老师有一个兴趣,上课前,总喜欢把一些优美的词句送给同学们,让你积累在你的大脑里。好吗?

师|:我们一起读  速度快一点读(课件)

翠绿 墨绿 青绿  火红 桃红 粉红 (读出节奏)

这六个词都是表示什么的? (颜色:前三个表示绿色 后三个表示红色)

接着读

山清水秀  桃红柳绿  青山绿水  一碧千里

青翠欲滴  绿蓑青笠  花红柳绿  水碧山青

翠色欲流  郁郁葱葱  青山绿水  五彩缤纷

五彩斑斓  绚丽多姿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和五彩斑斓都是形容颜色非常的——  多 非常的——美丽,

我们再来看一字表示人或者动物姿态的词

悠闲自在  悠然自得  轻松愉快 无忧无虑

怡然自乐  从容自若

就读了一遍,谁能记住其中三个词或者是两个(真会学习)

一边读一边往脑海中记

活动2【讲授】二、讲授 评论 ​

师:好了,同学么你这么聪明,快上课了,我奖励你们一下好不好(播放渔歌子)

刚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歌,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歌曲中蕴含着一首千年流传的词,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板书渔歌子)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读课题),这是一首词,关于词,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师:很好,你记着了诗与词的区别,还有呢?

生:此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

师:你记住了词可以唱的特点,是的,唱的曲谱又叫词牌,词牌的名字又叫词牌名。《渔歌子》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古人呀,用词牌来表示词的节拍和旋律,那么有的词牌名可以表示词的内容,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词的题目,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一个渔夫

师:还有谁想说一说      生说

师:这首词的作者是唐朝的张志和,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张志和(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张志和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走进了作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请同学们打开书110页,先试着读这首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好,开始读吧

师:这首词中有几个词语比较难度,大家看大屏,谁想读一读这些词(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一起来读这些词,读两遍

师:相信这一遍会读的更好,谁想读

生读

师:声音真好听,而且读得非常正确流利,大家一起像他一样,字正腔圆得把这首词读出来,

师:大家知道吗,古诗词最讲究的是节拍和韵律,那么下面呀,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把这首次的节奏读出来。看,老师已经把这首词的停顿画出来了,谁想再来试着读一读。

师:哎呀,读得太好了,他读的时候读出了节奏,读的时候句断气连,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像他这样,来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师:诗词有诗词的味道,他的字里行间有着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那位同学在试着念一念,让我们感受到词它的味道。

师:哎呀我尤其喜欢他的前两句,师范读  读得多有词的味道呀,哪位同学在来试一试,我相信你也能读出这种味道来。生读

师:来跟我一起有滋有味的念一遍,(师范读),我们一起念一遍行吗?教给同学们一个让声音清亮起来的方法,坐的时候呢要坐正,两个嘴唇要用点力量,声音就变得特别好听,来, -西塞山前白鹭飞 读

师:同学们,有人说,诗词能够表达一个人的心情,能够抒发一个人的志向,诗词很多时候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画,那么从这首词中,你都看到那些景物呢?

生:白鹭、桃花、鳜鱼、流水、箬笠、蓑衣

师:看到了五种景物,还有什么?

生:还有一个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船上钓鱼

师:他看到了一个人,还有什么景物没有看到?

生:看到了天下起了小雨,刮起了微风。

师:还有斜风细雨,还有一个最大的景物——是什么

生:西塞山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首词中描绘了多少景物?首先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箬笠、蓑衣、斜风细雨、还有一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张志和不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位大画家呢,他的好朋友颜真卿曾称赞他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如果把他写的这首词看成是一大幅活的画,那么这些景物里都有什么颜色呢?

你看,你可以在这些景物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上表示颜色或者姿态的词,行吗?同桌两个人可以互相说一说,怎样的西塞山?怎样的桃花? 可以用上课前我们积累的词语,

活动3【活动】三、活动 评论 ​

课件:

同桌两个人可以交流交流,互相启发一下。

师:好, 我们来交流交流 怎样的西塞山呢?

生:翠绿的  危峰兀立、烟雨蒙蒙、陡峭

师:怎样的桃花呢?  生:多姿多彩 玫红、桃红

师:怎样的箬笠和蓑衣? 怎样的斜风(微微的、缓缓吹过的、清凉的)

师:流水、鳜鱼和白露,随便挑一个来说   白鹭有哪些姿态呢?

生:味道鲜美、流水潺潺、时快时慢

师:刚才呀,同学们把这些景物加上颜色和姿态,那么能不能把你们所说到的颜色和姿态送入到这首词中去,用你们自己的笔描述一下这里的景色呢?开始吧(音乐)

生写

师:好先写到这里,谁想给大家读一读你描写的画面

生:云雾缭绕

师:我仿佛也看见了云雾迷蒙的西塞山,写的太美了,你能把你的想像读出来吗?来,读一遍。

师:读得稍微慢一点,这样你的美景就显得更加生动了。

师:还有谁想再读一读

师:我听了仿佛也置身世外桃源,写的太生动了,你能再读一读吗?

师,我相信同学们写的都很美,的确,这首词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苍翠的西塞山,白色的鹿群,鲜红的桃花,清澈的流水,知道吗,鲑鱼是黄褐色的,还有青色的箬笠,绿色的蓑衣,这些色彩是多么鲜明啊,使人在读这首词的时候仿佛在欣赏一幅优美清新的春训图,更何况,作者还给这幅图染上了一层斜风细雨,使整个天地都沉浸在烟雨蒙蒙之中,显得那么宁静,那么美好,

(师:江乡二月,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西塞山前,白鹭轻盈地划过绿野、春水、青天……桃花朵朵含春带露占尽风光,肥美的鳜鱼在潺潺流水中追逐嬉戏。微风习习吹面不寒,细雨蒙蒙润物无声。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在悠闲地钓鱼……)

孩子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塞山,去感受这一副如诗如画的画卷吧。(课件视频)

师;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这真是一副——

生:活的画/丰富多彩的画/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画/生动的/令人陶醉的/栩栩如生/让人心旷神怡的/如痴如醉/活灵活现的

师: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词,去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画卷吧(配乐生读)

师:老师也被这美景深深地感染了,我也想读一下,如果我读得好就请把掌声送给我,好吗?(必须归)

师:如果你是张志和的话,你同意这样改吗?为什么?

师:为什么渔夫不须归呀

师:也就是说,渔夫已经陶醉于这迷人的景色当中了,都不想回家了,板书:不须归

师:看来呀,同学们都是张志和的知音,都非常的理解他,可是呀,他的哥哥却不这么认为,刚才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张志和被贬之后呢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的哥哥怕张志和隐居不归,于是写了一首词来劝弟弟回家,那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我们一起来作诗对诗,我先来读——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生:哥哥,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

生:因为西塞山前的景色非常美丽,让我完全陶醉在其中

师:为什么陶醉其中

生:我喜欢这里的悠然自得,我想自己在这里多呆一会儿。

生:我喜欢活的自由自在,我喜欢大自然。我不想到那个有纷争的地方。

生:我喜欢无拘无束,我不喜欢别人用自己的想法来拘束我(约束我)。

师:张志和的钓鱼生活在我们看来真的很美。同学们我告诉你们,张志和的好朋友颜真卿说张志和垂钓多半是直钩垂钓,他有很多时候是不用鱼饵的。可是他还是在那里垂钓。我们说姜太公钓鱼  钓到的是周文王的重用,那么张志和钓的是什么哪?

生:钓的是自己悠闲的生活。

生:钓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师:明白了,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

在溪流边,钓来清闲,钓来飘逸,钓来自在。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感受他淡泊飘逸的心。板书:悠闲自在(配乐)

师: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很多文人墨客争先填写传唱《渔歌子》宋代诗人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于是直接把它引入到自己的词中,请大家看屏幕!百年千载,这不须归的美景在苏轼笔下悠悠回荡,

Tags:渔歌,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