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ppt及配套教学设计及说课稿,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了解有关“词”的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渔歌子》这首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四年级下学期学生第二次接触词,已经有了一定了概念与词的学习方法。 3重点难点 评论1、有感情地朗读《渔歌子》这首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吟诵 评论1、板书课题。渔,有垂钓之意;歌,我们知道,词与曲最早就是不分家的,但凡是词,必能唱(歌)之;子,什么意思呢?“子”就是“曲”,因此《渔歌子》还有另外的名字《渔歌曲》。 2、读课题。(子在这里不作轻读) 3、师:《渔歌子》这个曲调,最初就是张志和填词的,他一口气填写了5首,而这一首是其中最出名的,流芳千古。 4、自由读词,读两遍。 5、正音:西塞(sai)山 鳜(gui)鱼 箬(ruo)笠(li) 蓑(suo)衣 释义: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鸟,脖子和腿特别长,飞起来优雅自若 鳜鱼:一种淡水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刺儿少肉多,黄、黑、褐三种颜色交织而成 青: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也有黑色(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也有深蓝色(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 箬笠:用竹篾和箬竹的叶子编制成的斗笠,帽子。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雨衣。 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 细雨:小雨 6、反复诵读、师生合作读 读清晰,读准确; 有节奏,有感情; 抑扬顿挫,有回环曲折之美。 7、尝试吟诵 师: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吟诵的吗?古人吟诵,一般情况下1、2声的字会拖长一点儿,3、4声的字会读短一点儿。(红色字标出拖长的字)老师把这些需要拖长的字标注出来了,可以试着吟诵。字上面的横线表示拖长音节,更长的那就拖得更长一些。 (师带领学生尝试吟诵) 活动2【讲授】赏画 评论1、师:在我们一遍一遍反复的吟诵当中,这首词的内容和含义也逐渐清晰起来。来,重新回到这首词请你说说请你说说,这短短的27字中都蕴藏里哪些景物? 2、生答(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老渔夫) 3、看到了哪些颜色(白、青、绿、西塞山的绿色,桃花的红色、鳜鱼的黑、黄、褐交织而成的花纹、斜风和细雨可以有颜色吗?为什么?) 4、师:你们真不错,就是这么一张白底黑字的投影,你们竟然能看出这么多种颜色,五颜六色,五彩斑斓,给自己点儿掌声!眼神儿都不错,考考耳朵吧。听到什么声音了? 白鹭扑翅膀的声音,哗啦啦的流水声,鳜鱼跃出水面的声音、桃花飘落下来的声音(这声音很美,只有心灵最美的孩子的才能听得到),雨声(什么样的雨声,沙沙——),风声 5、加大难度了,这些景物中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 动的——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 静的——“和学生抬杠”,一来一往的辩论当中,体会出张志和这首《渔歌子》的精妙之处——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所谓妙哉! 6、怀着敬佩之情,欣赏之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1、师:是啊,下着小雨,我也不需回去。回去哪儿? 生:归家。 师:为何不肯归家? (生答) 2、师:这里的“不须归”仅仅是回家吗? 3、出示张志和生平,了解其人,感悟其情。 Tags:渔歌,ppt,配套,教学设计,课稿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