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课件配套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

日期:2017-2-8 11:39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课件配套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认读“塞、箬、笠、蓑”四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塞、鹭、笠”,正确读写“白

  鹭、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3.通过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层层深入的诵读,学着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初步理 

  解词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渔歌子》这首词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寄情

  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

4.拓展阅读,逐步培养对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能主动积累优秀诗文。 

2学情分析 评论

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教学时,可采用举一反三、比较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大部分学生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诗意,但是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这首词内容浅显,描写的田园风光优美恬淡,画面感强,因此教学这首诗词主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想象,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入诗境,悟诗情,获得审美感受。

3重点难点 评论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 评论

1.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词,叫——《忆江南》。请大家一起背诵《忆江南》,预备起。

2.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词《渔歌子》,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板书:渔歌子)

3.齐读课题。正音“子”zǐ,“子”在这里读第三声,不读轻声,再来一遍。“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活动2【讲授】初读诗词,把握节奏 评论

1.课件出示词,自由读,要求:字字落实。

2.指名读,正音。注意“塞、箬、笠、蓑”。图片介绍箬笠:两个字都是竹字头,是用竹子编成的帽子,用来遮阳挡雨。

3.齐读。

4.古人吟诗诵词喜欢击掌打节拍,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师示范、领读、生拍手读。

5.词的节奏大家读出来了,古人读词还讲求韵味儿。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生接)缩短一些。

6.不——须——归——一声字拉长一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活动3【活动】赏析词句,感悟诗境 评论

1.不须归啊不须归,不须归是什么意思?

  预设:不需要回去,不愿意回去。

到底是不需要回去还是不愿意回去,我们回到课文里再去感受一下。自由读
张志和为什么不愿意回去?

   预设:风景太美了。

拿出你的笔,找一找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把它圈出来。

  预设: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词中的美景。出示西塞山前白鹭飞课件,自由读.

谁能描绘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面。
同桌互读,齐读,读出西塞山的连绵起伏,读出白鹭的自由自在。
还有没有其他美景?出示桃花流水鳜鱼肥课件。自由读,从这句话中能读出什

  么信息?

是呀,这是美丽的春天。你能用四字成语或是诗句来描绘一下春天吗?
我还看到了许多明艳的色彩呢,请大家找一找。(红,绿)

   在这学期学的另一首词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观察图片,找区别。(一个是静景,描写江南的静态美婉约美,一个是动景,

   描写江南的灵动美)。

男女赛读,读出江南春天的灵动美。
动笔将这种灵动美画下来。配乐画图。
这么美的景色,难怪张志和不愿意回去了。从那句话中体现出来?(预设:青

   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出示青箬笠绿蓑衣的图片,帮助理解当时的天气状况是微风细雨。

   张志和真贪玩啊,刮风下雨都不愿意回家,除了景色美,大家觉得还有没有

   其他原因?简单介绍作者生平,帮助理解为什么张志和寄情山水。

   他这么贪玩,刮风下雨还不回家,所以他的哥哥张松龄每次都很头痛,该怎 

   么叫弟弟回家呢,所以啊,他也写了一首词,叫《渔父》,大家猜一猜,这

   个渔父指的是谁啊?看看他是怎么喊弟弟回家的?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

  (师读: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里且须还,生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

   雨不须归。)

升华情感带着这份感情,想象自己就是词人张志和,吟诵这首词。

Tags:渔歌,课件,配套,优秀,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