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教学设计一等奖,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教学目标 评论 1.知识与能力目标:将整首词读准确,读通顺。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想象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词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及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依据课标、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设计上,以品读词之美,领悟词之情为主线;在教学中渗透学法:通过知词人、诵词文、明词意、悟词情的方法,抓住词眼、想象画面、联系背景,让学生有层次、由浅入深地细细斟酌,从读中领会张志和追求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境界,感受诗词的魅力。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的美景,体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教学难点: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不须归”的内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评论
师:同学们,画面为我们展现的美景,你能用我们学过的词来表达么?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 生:江南的春天 师:真棒,这是我们第一课学的词,谁还记得词有什么特点?学词有什么方法? 生:词有词牌名/词的句式长短不一/词是用来吟唱的/知词人、诵词文、明词意、悟词情 师: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有一个人来到了江南,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一听。(ppt播放渔歌子视频) 师:谁来评价评价这首歌? 生:…… 师:这首歌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它里面蕴藏着一首流传了千年的词。
师: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板书) 生:《渔歌子》 师:词的作者是—— 生:张志和 师:通过预习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志和 生:介绍 师:出示整首词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学习一首词,我们要先把它读通顺,读准确,谁想来试试?(生读) 师:他都读对了,但是这里面还藏着一些生字呢?谁能找出来?还有一个多音字是谁?(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 师:字音已经校准了,谁在来读读? 生:生单独读,再齐读词 师:你们读的真准确,但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还要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想要读出这种感觉,我们就要给词标上——节奏号,谁勇敢的到前面标出节奏(ppt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有节奏、有感情的自由练读几遍,也可以和同学交流着读)给大家二分钟时间。 师:谁想试着读一读?(生读)谁想挑战他?(找生点评缺点)生齐读。 师:读得真棒/真有古人的味道/你读出了词的韵味。 四:明诗意 师:想要学好词,我们还要知道它写了什么内容,张志和的好朋友颜真卿曾评价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想象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师配乐范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仿佛看见西塞山前有一群白鹭展翅起飞 师:还看到什么?有谁看到不一样的?凭借哪句想到的? 师:你是通过哪句想象出来的?把它读出来。 师:你们把画面描述的真美,美丽的画面是由美丽的景物构成的,我们现在来找一找,词里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先看前两句(出示前两句,找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配图片)(画在黑板上) 师:这样的景色美么?如果你能给这些景物前加个形容词,这些景物会更加生动。谁来试试? 生:()的西塞山…… 师:青山、白鸟、红花、绿水,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看着看着,这幅画就汇成了两句词——(出示前两句)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完整的表述这两句词展现的美景? 生:回答 师:你描述的真美,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如何 生:高兴,开心,(请你轻快地读一读) 师:男同学你们能读出这种美感?女同学你们能读出这种轻快的感觉么? 生:读 师:那后两句又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谁来找找?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词? 生:一个渔翁在雨中。。。不想回家
师:(ppt出示老翁垂钓图片)猜猜这船上的钓鱼人是谁啊? 生:张志和 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张志和为什么不想回家呢? 生:因为景美 师:这样的美景摆在眼前,张志和怎么舍得回去呢!引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还可能因为什么他不回家呢? 生:他在钓鱼 师:你真善于观察!张志和他可是钓鱼的行家,他选择什么时间钓鱼?(下雨天)(春天)你从哪句看出来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桃花流水鳜鱼肥)下雨天气压低,雨在水中缺氧,所以会游到水面上来。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钓呢?(不是,在西塞山)西塞山那么大,他凭借什么标志找到钓鱼的最佳地点呢?(找白鹭多的地方,桃花流水)你从哪句看出来的?(西塞山前白鹭飞)你真聪明!白鹭呀,又称“钓鱼郎”它爱吃小鱼,有白鹭在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有鱼!还要有哪些标志呢?(桃花)从哪句看出来的?(桃花流水鳜鱼肥),真聪明,桃花盛开,降水猛涨,鱼儿吃了花瓣,所以就肥。那他钓的是什么鱼呢?(鳜鱼)从哪句看出来?(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它的肉质非常鲜美,看来呀,张志和对钓鱼真是十分痴迷。 师:张志和的大哥张松龄见弟弟痴迷钓鱼,常常忘记回家,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弟弟回家。(ppt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当张志和,我们一起来对读两首词。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志和呀志和,且须还。 生:(齐读)哥哥啊哥哥,不须归。 师:你们真是张志和的知音。 师:可是同学们,这里的“不须归”可不单单指不回家,他还不想回到哪里呢?我们我们来了解一下张志和的生活经历,你们就知道了。(ppt张志和生平) 师:现在,你了解到不须归还有不愿意回朝廷¬—— 生:做官。 师:做官的人身穿绫罗绸缎,而张志和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 师:是什么使他选择选择箬笠、蓑衣而放弃华丽官服? 生:眼前的美景。 师:相比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张志和更爱这眼前的——(美景) 师:什么样的美景?(西塞山前……)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他喜欢钓鱼。 师:所以说相比于做官,他更爱做一名——(钓鱼人) 师:什么样的钓鱼人?(青箬笠……) 师:张志和流连在这西塞山间,除了享受垂钓的乐趣和美丽的景色外,他还在享受些什么呢? 生:悠然自得/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心情。 师:你们感悟的真深刻!真是张志和的知音! 师:所以说是迷人的西塞山让词人——斜风细雨不须归 是桃花艳艳、流水潺潺让词人—— 是垂钓的乐趣、是悠闲的生活让词人—— 师:整首词只有27个字,但是表达的情感却那样明了,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心情? 生:热爱自然、悠闲自在(板书) 师:(配乐配图)远离了朝廷的张志和,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自然舒畅,让我们也怀着这样的心情,跟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来吟唱这首渔歌子吧!(音乐起) 师:看道同学们仍然沉浸在这首美妙的词中,意犹未尽,我们再唱一遍好么? 师:你们的歌声真优美,让老师仿佛置身于西塞山间。现在谁能将这首优美的词背诵下来? 生:背诵,(感情) 师: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请同学们合上书,再次走入这斜风细雨中,和张志和一起,再一次感受这份悠闲与舒适吧!
Tags:渔歌,教学设计,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