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ppt课件和第二课时教案,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词,背诵古词。会认这首词中的四个生字“塞 箬 笠 蓑”,其中会写“塞”“鹭”“笠”。 2、通过想象画面感受秀丽的山水风光、悠闲自在的渔人生活。 3、抓住“不须归”感悟作者热爱自由,陶醉大自然的情怀。 2学情分析 评论 3重点难点 评论1、通过想象画面感受秀丽的山水风光、悠闲自在的渔人生活。 2、抓住“不须归”感悟作者热爱自由,陶醉大自然的情怀。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 评论 4.1.2学时重点 评论 4.1.3学时难点 评论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交流,营造诗意氛围(5分钟) 评论1、孩子们,第一次见面,很高兴认识大家! 2、简单的自我介绍。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 3、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内容可丰富啦!在你们学习的课文中: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古诗、儿歌……,在这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中,你最喜欢学什么?(引导到古诗) 4、古诗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走遍天下不用愁。”孩子们:打开记忆的仓库,你的脑子里一定收藏了很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评价。) (1)抽生背诗 生1、 生2、 (2)情境接答 会背会用吗?接下来我来描述情境,你们用诗句回答我描述的是哪句诗,敢挑战吗? 师1:我独自一人身处他乡,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师2:桃花潭的水啊!尽管你很深很深,却怎么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3)师生对接 天门中断…… 少小离家老大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 碧玉妆成…… 5、孩子们,从大家兴致勃勃的劲头,我知道,古诗已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活动2【讲授】一、根据意思辨词“音”(3分钟) 评论1、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是和古诗并称为“双绝”的词——渔歌子,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 词 渔歌子) 2、谁来读一读题目?题目的“子” 有时读子(三声),有时读子(轻声),在这里到底读那种音呢? 3、师简介:这首词原来不叫《渔歌子》,它叫《渔父》,又叫《渔父乐》。后来,有人给它配上了曲子,可以唱了,才改叫《渔歌子》。就是渔人唱的小曲子。听了老师的介绍,知道这里该怎么读了吧!(抽生读、齐读)(根据意思判断读音就叫据意判音) 4、(课件出示词)这就是渔歌子这首词的内容,看看第三行,发现词和古诗有什么区别吗?(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诗歌每一句的字数都相同。板书:长短句) 5、词还有词牌名,渔歌子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板书:词牌名) 活动3【活动】二、字正腔圆得词“韵”(10分钟) 评论1、学古诗和古词一样,诵读是根本。怎样读(板书:读)(吐字清楚,发音准确,声音饱满、圆润、厚实)这就叫字正腔圆地读。(板书:字正腔圆 ) 2、来,孩子们,拿起课文纸,字正腔圆地练读练读这首词,开始吧! 3、谁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要字正腔圆哟!(点评:字音 ) 4、学习生字 这首词不好读啊!短短的27个字里就有五个生字。谁来读读这些有拼音的词语? (1)、 学习“塞”。 西塞山在哪里?——(结合注释了解西塞山) 这个塞字,是一个多音字,有谁知道还可以读什么?(sāi sè) (2)、简介鳜鱼,强调读音。(鳜鱼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吃到的桂花鱼,其肉味鲜美滑嫩) (3)、结合注释和图片理解“箬笠”和“蓑衣”。 5、指导书写。“塞” “鹭”“笠”这三个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塞”的特点多横,注意笔画之间的匀称,“鹭”鸟字旁的变化,“笠”的竹字头(拿起你的笔,在课文纸方格下面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难写的字规范,端正地写一写,如果写一遍就记住了,可以只写一遍,如果你认为要写两遍才行,可以写两遍,当然写三遍也可以哈!) 6、会读会写这些生字词,谁再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渔歌子》。 1、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首词描绘的景物,这首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 用横线在课文纸上把每一种景物画出来。 抽生汇报(西塞山 白鹭 桃花 流水 鳜鱼 箬笠 蓑衣 斜风 细雨) 一起把这些描写景物的词语读一遍。 (短短的27个字,作者就给描绘了那么多景物) 2、有人说,想象是欣赏诗词的翅膀。如果没有想象,西塞山只是普普通通的山,没有颜色,也没有高度,白鹭也只是普通的白鹭,没有飞翔的姿态,也没有悦耳的鸣叫。如果发挥我们的想象,你也许会看到……也学还会听到……。你的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美好的画面。(板书:想象画面 ) 3、来,孩子们,闭上你们的眼睛,伴着优美的音乐(课件播放音乐),插上你们想象的翅膀,你们一定会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象,远处的西塞山,它有着什么颜色,有多高,是什么样子?白鹭飞翔的姿态你看见了吗?白鹭的声音你听见了吗?近处的桃花的颜色又是怎样的?它开得有多热闹?流水的声音你听见了吗?水底的鳜鱼你看到了吗?再近些,那坐在船头的渔翁!天空的斜风、细雨! 4、这么多的景象、这么丰富的色彩,我相信你们一定看到了。慢慢睁开你的眼睛,来,把你们刚才看到的最美的景象,或者听到的最美的声音告诉大家。 5、首先,让我们抬头往远处看,你仿佛看到 ——西塞山(高高耸立 翠绿翠绿 郁郁葱葱 连绵不断……) 在西塞山前,你们一定还看见 ——白鹭(叽叽鸣叫 悠闲自在地飞翔 一会儿……一会儿……时而……时而……) 把你的想象融在第一行词里读一读。(西塞山前白鹭飞) 6、我们接着往近处看,你仿佛看到 ——桃花(粉红的 开满枝头 在风儿中舞蹈 ) 一阵微风吹来,你看见 ——花瓣随风飘零,洒落在江面上,随着流水去旅行。 春天到了,江水也涨起来了,江里的 ——鳜鱼(活蹦乱跳 自由自在 水里嬉戏 肥美 ) 这时你可能会听到 ——流水(欢快地唱歌 风儿轻轻地吹) 带着你的想象,读读第二行词。 带着你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前两行词。 7、我们的目光再近些,把目光聚焦在江面小船上那一个人身上 ——(谁来描述一下你想象的这个人: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在钓鱼呢!)(外貌、神态、动作、) 而天空中 ——风轻轻地吹着,雨柔柔地下着。 多美啊!请你读读这两行。 我们一起读一读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是啊,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就进入了这首词的意境(板书:意境)。我们既看到了远处青翠的西塞山、飞翔的白鹭鸟,我们也看到了飘飘悠悠的粉红桃花,慢慢流淌的清清江水,黄白相间的肥美鳜鱼,我们还看到了更近处斜风细雨中那个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张志和就像画家一样,由远及近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烟波垂钓图”。来,我们再来美美地欣赏这幅图画一样的词。(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1、读完这首词,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词里前边写的全部是景象,只有三个字不是写景,哪三个字?(不须归) 2、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不想回家)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想回家了?(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了。) 3、他仅仅是不想回家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张志和。 ( 课件出示:张志和,16岁中举人,写折子给当时的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他,赐名“志和”。后来因得罪权贵而贬官,他干脆辞官回家,隐居西湖一带,整日泛舟垂钓,漫游于山水之间,并自号“烟波钓徒”,从此再也不想回到官场。) 4、他仅仅是不想回家吗?(还不想回到官场) 5、是啊!他不想回到官场,只愿意陶醉在这优美的山水中,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6、刚才我们抓住“不须归”这几个字眼,再结合资料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感悟到了他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怀。(板书:抓住字眼 情怀) 7、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内心,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音乐起)晨曦微亮的早上,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唱,张志和独自划着一条小船,顺着春江水,绕过西塞山,慢慢地朝一片桃林移来,他在心里轻轻地吟着 ——(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课件出示) 天色已近黄昏,岸上的人家已升起袅袅的炊烟,天空也渐渐飘起了细细的雨丝,但是张志和依然坐在船头,他心里轻轻地吟着 ——(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慢)青箬笠,绿蓑衣—— (生慢)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更慢)斜风细雨—— (生)不须归 活动6【活动】六、角色扮演增词“趣”(7分钟) 评论1、张志和年少得志,曾经是朝廷命官,可是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官。被贬官的张志和在山水之间以游赏为乐,以钓鱼为趣,悠然自得,乐而忘归。他的哥哥(张松龄)看了以后很担心他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他回家。(板书:乐而忘归) 课件出示: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2、解释“和答”的意思(回答、应答、作答) 3、字正腔圆地读读这首词。 4、想象着画面再读读。 5、这首词写的是张松龄劝弟弟张志和回家,你从哪个字?或者哪个词看出是劝他回家?(还)为什么这个字不用“归”? 7、下面我们就来表演一段对话,我呢!扮演张志和的哥哥,你们扮演张志和,我用哥哥的词来劝劝你们, 你们用张志和的词来作答哟!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弟弟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哥哥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啊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箬笠啊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弟,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哥,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8、哥哥万般劝说,弟弟执意拒绝。最后他归隐山林,做了一个逍遥自在的钓鱼翁。 9、孩子们:刚才这样读词,感觉怎么样?(板书:角色扮演 趣味) 10、回顾一下,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古词,用了哪些方法来读?(结合板书小结) 11、《渔歌子》一共有五首,今天我们学的是第一首,如果你有兴趣成为张志和的知音,就请你们用今天学词的方法抽课余时间再读读张志和《渔歌子》其他四首词。 4.2第二学时4.2.1教学目标 评论 4.2.2学时重点 评论 4.2.3学时难点 评论 4.2.4教学活动Tags:渔歌,ppt,课件,第二,课时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