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名师教学实录

日期:2017-2-8 10:42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名师教学实录,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2.把握词的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l.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2.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圈圈景物,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角色对话,有感情地诵读等方法来达成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在前三个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古诗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诗意,但是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这首词内容浅显,描写的田园风光优美恬淡,画面感强,因此教学这首诗词主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想象,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入诗境,悟诗情,获得审美感受。

3 评论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图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通过阅读感悟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渔歌子 评论

课前谈话,积累词语

颜色:翠绿  墨绿  青绿  火红  桃红  粉红

      山清水秀  桃红柳绿  青山绿水  一碧千里

      青翠欲滴  郁郁葱葱  花红柳绿  水碧山青

      绿蓑青笠  五彩斑斓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状态:悠闲自在  悠然自得  从容自若  自由自在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西塞山》

2、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和歌曲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很多画面,交流交流:在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3、如果让你用词语或者是句子来形容这些画面,你怎么说呢?

4、刚才的歌好听么?我听到有的同学还跟着音乐唱呢。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含蕴着一首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你知道是哪几句么?找学生念。

5、真好,你们刚才念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渔歌子》(板书课题)

二、读

1、指导: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再来试试。

2、划出节奏:生自划自读,师出示课件,师生共读,男女生合作读。

三、译

1、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幅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美丽)作者描述的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我们来看看画中都有什么?(学生圈景物回答)

 2、填空: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想填上什么呢?

     (    )西塞山     (   )桃花    (   )箬笠和蓑衣

      流水(     )    鳜鱼(     )   白鹭(    )

好一幅江南的景色!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里的景色?(美丽)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美丽的画面吗?

你能美美的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课前的词语积累为此环节有效铺垫,从而使景物特色丰满,帮助学生想象画面,初步感受美丽。

四、品

(一)、品景美

1、在这美丽的江南春景图,哪一幅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边读边想象,把你美的感受与大家共享,谈谈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一切。。

出示课件:

如果你是画家,你最想描绘的美丽景色是:

如果你是摄影师,你最想拍摄的美丽景色是:

如果你是音乐家,你最想谱写的歌曲是:

生描绘画面,师评,指导朗读:

如画面: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评:西塞山高耸入云!在你们眼中西塞山是怎么样的?(西塞山连绵起伏,青翠欲滴。)

“西塞山前”引导读出山的连绵起伏。让我们朗读的声音也高低起伏。师领生跟,读好“西塞山前”。

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如此的悠闲!在西塞山附近展翅飞翔。读出白鹭的悠闲,飞得高远,目光追随着白鹭,声音传到山那边了。读“白鹭飞”

朗读整句:带着这些感受,读:西塞山前白鹭飞。 评价:这就对了,就该读出这样的起伏、转折、变化。

2、品中再读:带着这些仙境般的画面,再次吟诵《渔歌子》。

(二)、悟悠闲

 1、在这样的美景中,词人心情如何?词中没有一个写心情的词语啊,你怎么就体会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呢?

 2、真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人啊!能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才高唱: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为何“不须归”?(补充资料)

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来不设诱饵!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都没有找到。

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师生分角色对读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生:哥哥,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
 生:哥哥,我不想去做官了,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场上的人争斗了。

……

5、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来看这首诗,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所以__________

课件出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    风    雨不须归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就算_______ 就算 _______,我也不须归。

设计意图: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学习模式,摒弃逐字逐词逐句分析的做法,想象画面,创设情境,角色对话,体会诗人情感。以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的方式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五、诵

这里多悠闲,多自在呀。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渔歌子》,这次要读出不须归的感情来。

设计意图:吟诵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并且行之有效的教法,在了解词中描绘的情景后通过反复吟诵把体会到的诗情表现出来,并结合配乐进一步进入诗境,引起共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Tags:渔歌,名师,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