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名师教学设计2,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1.识字学词。掌握“塞暮春”等以撇捺为主笔的字的书写规律。 2.理解词意。感受画面美、色彩美和意境美,体会词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3.关注表达。了解词的句式特点,结合情境尝试仿写“三字句”。 2学情分析 评论小学生思维活跃,长于记忆,是含英咀华、诵读经典的黄金时期。古诗词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学生读上几遍,就能熟读成诵。经过几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认知基础和学习经验。相对而言,学生对于词的形式了解较少,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句式特点,迁移“三字句”的用法。 教学重点 1.感受画面美、色彩美和意境美,体会闲适恬淡的心境。 2.了解词的语言风格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感受“白鹭”“桃花”“不须归”等意象和情感。 2.读写结合,仿写“三字句”。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 评论1.识字学词。掌握“塞暮春”等以撇捺为主笔的字的书写规律。 2.理解词意。感受画面美、色彩美和意境美,体会词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3.关注表达。了解词的句式特点,结合情境尝试仿写“三字句”。 4.1.2学时重点 评论1.感受画面美、色彩美和意境美,体会闲适恬淡的心境。 2.了解词的语言风格和句式特点。 4.1.3学时难点 评论教学难点 1.感受“白鹭”“桃花”“不须归”等意象和情感。 2.读写结合,仿写“三字句”。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知其人,学其词 评论师:同学们,话说唐朝的时候,有个叫张志和的人,他既能写诗,又能作画,还能谱曲,他把将写诗作画谱曲融为一体,创作出配乐演唱的词。后来,词不断发展,与诗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就有了“诗词不分家”的说法。张志和的渔歌子,就是一首广为传唱,影响深远的词。 生:齐读。 活动2【讲授】“塞字”归类组串 评论师:这首词中有个一字三音的多音字,能找到吗? 生:塞(sài),还读塞(sāi)和塞(sè)。 师:齐读。 生:塞子、塞外、闭塞。 师:塞还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出示:塞)仔细观察,想想,怎样才能写好他? 生:中间三横长短不一样。一横适中,二横最短,三横最长。 师:除了长短变化,还要注意笔画等距。请问,这个字的主笔是什么? 生: 撇捺。 师:主笔要写的伸展。撇捺像一把大伞,要盖住下面的部分。一起写下这个字。(边范写边讲解)首点要醒目突出,写在正上方;三横要等距,长短有变化;撇捺要伸展;土字要写的端正。送给同学们一段歌诀:一撇和一捺,如同伞覆下。笔画要伸展,用心写好它。齐读。 生:一撇和一捺,如同伞覆下。笔画要伸展,用心写好它。 师:这首歌诀不仅适用于“塞”,也适用于撇捺做主笔的别的字。 生:(屏幕依次归类显示)赛、寒、寨;暮、墓、幕;春、泰、奉…… 师:请在学习单上先写“塞”,再从后面几组字中任选一个写一写。 (生写,反馈。重点比对主笔是否伸展、横画是否等距、结构是否紧凑等要点,还相机渗透了撇低捺高的知识。) 师:写字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天天写,用心练,就会渐入佳境。 活动3【讲授】“白鹭”横向组串 评论师:张志和是画家,他会在这首词中描绘哪些景象呢? (生默读,圈画词语。) 师:词中写到了哪些景象呢?咱们先来看前两行。 生(接二连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师:连绵的群山,高飞的白鹭,艳丽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鳜鱼,多么富有生机的景象呀!把这种感受带进去,展开想象读一读。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读的投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起读。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在这些景象当中,最为灵动是谁? 生:白鹭。 师:(出示图片),白鹭洁白如雪,灵动轻盈,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一千多年前,杜甫仰望蓝天,看到直上云霄的白鹭,写下了——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元朝的时候,有位诗人漫步湖边,看到了草长莺飞的热闹景象,眼前一亮,将这个瞬间化作了永恒—— 生: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师:张志和也不例外,他写下了——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这正是“白鹭翩翩展翅飞,静中有动画面美。”齐读。 生:白鹭翩翩展翅飞,静中有动画面美。 活动4【讲授】“桃花”纵向组串 评论师:读着读着,我们就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画家该怎样为它着色的呢?联系诗句,想一想,都用到了哪些色彩? 生(次序接龙):青山,白鹭,红花,碧水,青箬笠,绿蓑衣…… 师:如此斑斓的色彩糅合在一起,主色调是什么? 生:青绿色。 师:青绿色是生命的色彩,是自然的本色,是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能把这种美感读出来吗?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抑扬顿挫,读出了节奏感和色彩美。在这幅青绿色的山水画上,最为抢眼的是什么色彩? 生:桃花红。 师:山青青,水碧碧,桃花朵朵,真的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景色不须多呀!带上这种感受再读。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张志和不愧是丹青高手,信手涂抹几簇桃花,就点亮了画面的色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喜欢桃花,喜欢色彩靓丽生机勃勃的桃花。 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师:美丽的桃花也寄托着美好的情感,崔护这样写道—— 生: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缤纷的桃花还象征着理想的境界。陶渊明这样描述理想中的图景—— 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这正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别开生面入画图。齐读。 生:桃花一簇开无主,别开生面入画图。 师:这桃花,不仅盛开在自然的山水里,也绽放在情感和理想的世界里。置身其中谁都会流连忘返。 活动5【讲授】“归还”反向组串 评论师:《渔歌子》中的哪句话,集中表达了流连忘返的情感?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归是啥意思? 生:回去。 师:说到回去的时候,古人常会用到另一个字。(出示诗句) 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是哪个字? 生:还。 师:《渔歌子》为何不用“还”? 生:因为要押韵。 师:音韵美是汉语言的独特美感,齐读这首词,体会一下。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归和还除了韵律不同之外,它们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生(渐有所悟):“千里江陵一日还”等诗句表达了急切、喜悦、归心似箭的心情。“斜风细雨不须归” 表达了惬意、沉醉、流连忘返的情感。 师:能把这种反差对比读出来吗?咱们试一试看。男生读“还字句”,先读李白的—— 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师:多么兴奋呀!女生读“归”字句,读出惬意的感受。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读出了对比,读出了反差。男生。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多么畅快呀!女生。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多美的意境呀!男生。 生: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山雨欲来,赶紧撤吧!女生。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真的是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呀!把这种感受带进去,读整首词。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意思相近的两个字,在语境中表达的情感是有不同的。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用心品味。这正是:一还和一归,意近情不同。仔细来推敲,才解其中味。齐读。 生:一还和一归,意近情不同。仔细来推敲,才解其中味。 活动6【练习】“句式”迁移组串 评论师:从句式上看,这首词和诗非常相近,不同之处在于中间的两个三字句。三字一句,简练活泼,富有节奏,朗朗上口。不仅张志和喜欢,别人也喜欢。 师:辽阔的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样一首诗—— 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看到芳草萋萋,繁花似锦的景象。有位作家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生: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师:(出示情境图)多美的风光呀,选择一处景象,用上三字句写一写。 (生练笔。) 师:同学们写的很认真,时间关系写到这里,一起来交流。 生:青的叶,粉的花,绿的草,白的花。 师:谁来评,有何优点? 生:句句都是三字句。 师:是的,别人就用俩,这位同学一口气写了四个,很不简单。有什么建议吗? 生:用了两个花,有点重复。建议最后改成“蓝的天”。 师:好极了。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诗“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话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重复。再想想,“蓝的天”这句应该放在哪更合适?站在辽阔的原野上,首先看到是是什么? 生:应该这样改,“蓝的天,青的叶,粉的花,绿的草。” 师:是不是好多了,这就是团队的智慧。再来看另一位同学的。 生:清的水,蓝的天,轻舟飘在小河上。 师:听了刚才的交流,你觉得该怎样改? 生:蓝的天,清的水,轻舟飘在小河上。 师:一点就通,真棒!还有值得肯定的一点,哪个词用得妙? 生:轻舟。 师:“轻舟”这个词充满了美感,与词中的“斜风细雨”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我也写了几句话,与同学们分享。 生:蓝的天,白的云,绿草如茵花似锦。 青的山,绿的水,泛舟江上心情美。 桃花红,菜花黄,春来一派好风光。 桃花开,柳丝垂,满园春色惹人醉。 活动7【练习】配乐演唱 评论师:词,本来就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渔歌子也不例外。想听吗?好听吗,再来一遍。多么美妙的旋律呀,一起来唱吧! 生:学唱 师:同学们学的认真,唱的投入,真是意犹未尽意犹未尽啊。课后,老师会把这首音乐放在班级群里,同学们可随时下载,继续练习。下课。 Tags:渔歌,名师,教学设计 |
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