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渔歌子优秀公开课教案

日期:2017-2-8 10:18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渔歌子优秀公开课教案,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词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 评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在前三个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古诗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诗意,但是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这首词内容浅显,描写的田园风光优美恬淡,画面感强,因此教学这首诗词主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想象,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诵读与想象中入诗境,悟诗情,获得审美感受。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

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 评论

一、回顾《忆江南》,走进《渔歌子》。

1、师:烟花三月走江南!我们去了充满田园气息的《乡下人家》,了

解了翁卷的《乡村四月》,又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田园风光

领略无数,江南美景尽收眼底。我们要又学习一首词。

2、你们一定知道许多有关词的知识吧?学生交流搜集资料

3、比较诗与词的区别

4、《忆江南》词牌名,词有长短句,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词还可以唱呢。今天我们要吟诵的《渔歌子》,就是一首词。(板书课题)

《渔歌子》是词牌名,注意“渔”字有三点水,渔翁的渔。读准“子”第三声。

二、吟诵出词的味道。

1、出示词(课件), 师范读

2、学生初读

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整首词读正确、读流畅。

3、检查预习情况

a、自由读,正音

b、交流: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师:“西塞山”(点红“西塞”)这么难读的词都读正确了,了不起!“塞”是个多音字。“西塞山”一座山的名字,在浙江湖州。

(点红“鳜鱼”)“鳜鱼”的“鳜”,不好记,能认识它,博学!一种淡水鱼,味道很鲜美噢!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师:(点红“箬笠、蓑衣”)平翘舌音,你都读准确了,赞一个。这两个词的确很难读,让我们一起读两遍。

箬笠、蓑衣见过吗?干什么用的?

(图片出示)看,就是头上戴的帽子。箬笠是用什么编的?竹子,所以,是竹字头。“蓑衣”相当于现在的雨衣。是用草、棕编的,都和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

c、集体读:我们一起把整首词读一读。

4、再读要求:读出词的节奏感,读出点词的味道。

诗词读准了字音,读流畅了,那是远远不够的。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特别是词,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错落的音乐美,读的时候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a、自由练练。

b、请朗读不错的孩子展读、评价

三、吟诵出一幅山水风光画。(品词中画)

1、师: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物呢?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渔翁)

师:诗词语言很精炼,它可以用最少的文字描绘最美的画面。短短一首词,容纳了如此多的景物,如此多的景物当然不可能平铺在画面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最美的画面,使画面丰满、立体、有声有色。

2、音乐,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师:你一定看到了最美的景,耳边传过美妙的声音,或许还能感受到各种江南气息,把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用自己最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A、画面:西塞山前白鹭飞

师评:西塞山高耸入云!在你们眼中西塞山是怎么样的?(西塞山连绵起伏,青翠欲滴。)

“西塞山前”引导读出山的连绵起伏。让我们朗读的声音也高低起伏。

B、画面: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评:(预设“桃花”)你眼中的桃花是最美的!怎样的颜色?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间,在枝头悄然开放。你看到的桃花?流水呢?

(预设“江水”)春来江水绿如蓝!看到流水中的鳜鱼了吧?鳜鱼欢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似乎要跃出湖面,多么肥嫩鲜美的鱼啊!请读出鳜鱼的欢快。那岸边的桃花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预设“鳜鱼”)鳜鱼欢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似乎要跃出湖面,多么肥嫩鲜美的鱼啊!请读出鳜鱼的欢快。多么清澈的流水,请你带着全班同学静看流水,生领读:桃花流水鳜鱼肥

红的花,绿的水,慢慢欣赏啊!再读: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想象着想象着,词的意思就明白了!

(渗透读古诗词方法:想象画面)

结合朗读:你们描绘得画面让人陶醉啊!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师:美哉,江南!这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绿的流水,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志南《绝句》),细如牛毛的雨丝,真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出处李白《山中问答》)

 好一幅山水风光画!(板书:山水风光画)

 4、师:让这么美的画面在你的笔尖流淌吧!(音乐声中学生写画面,前两句)

 5、请几个孩子读自己所描绘的

a、师或生接: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钓鱼的人啊都舍不得回家了!

b、师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c、师引:妙笔生美景,难怪诗人会---生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d、师:带着这些仙境般的画面,再次吟诵《渔歌子》。

 四、吟诵出一个悠闲垂钓人。(品词中人)

1、师: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就是不回去,不想回家。景色太美了,诗人醉了,舍不得回去了。诗人只是喜欢这美景吗?还喜欢什么呢?不着急,想读懂古诗词啊,一定要了解诗人。咱们一起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张志和。

(渗透读古诗词方法:解读诗人)

课件出示:

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永垂史册的千古绝唱《渔父词》(五首);画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人的渔父画卷……

3、师:了解了这些再细细地品一品,此刻你就是诗人,诗人就是你,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什么让你斜风细雨不须归呢?

(他很喜欢钓鱼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悠闲自得的生活;钓鱼很轻松的----轻松愉悦的心境)

师:的确,诗人是只羡神仙不羡官,只想做一个悠闲垂钓人,过悠闲自得的生活。(板书:悠闲垂钓人)

师引:钓着钓着,诗人就和自然融为一体。如此和谐!(板书:和谐美)真是画中有诗人,诗人在画中。读《渔歌子》

 3、欣赏歌曲《渔歌子》

师:带着这份悠闲、轻松,我们听听现代人将它谱上曲,来吟唱

 4、师:带着这颗清闲飘逸的心,我们的诗人写出了千古流传的经典诗词,和老师一起背诵这首千古绝唱吧!

 5、课外拓展:师:张志和绝对是个钓鱼能手!理由:他选择的钓鱼场地多好啊!钓鱼嘛我们都知道,鱼钩弯弯,要放鱼饵。可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他的鱼钩是直的?!(在孩子的惊讶中,带着疑问结束。)

有孩子的各种猜测,教师:或许、可能、说不准。

师:课外去揭秘,上网、查找资料,说不定你能读出这首词的又一种奇妙意境,读出古诗词背后的更多神秘故事。(探作者,体会词中的别样深情。渗透读古诗词方法:多方了解,读出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课件出示读古诗词方法。

 五、课下作业:

1、背诵《渔歌子》,有词的韵味;

2、积累《渔歌子》,书写要工整。



4.1.2教学活动
Tags:渔歌,优秀,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