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ppt课件教学实录,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
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三读”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并尝试自学田园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田园诗,感受一下田园生活,请看板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古诗,注意读准生字“蚕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它们。 1、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读给同伴听,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记住两个生字的方法。 2、同伴交流自己对每句诗的理解,再将不清楚的地方与同伴一起讨论。 和同伴一起交流,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尝试将这首诗背诵给同伴听。 活动3【活动】乡村四月 评论1、我愿意把诗歌读给大家听,并将我们识记“蚕桑”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教师抽一小组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第一种可能,当生拍手读出节奏时: 生1:我愿意把诗歌读给大家听。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啊? 生1:我觉得这样读很有趣。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想不想试一试啊?那就跟他一起来吧!其实读诗还有很多有趣的形式呢! 第二种可能,当生读出223的节奏停顿时:你读出了七言诗最常见的223的节奏再想想,还能不能读得更有趣一些?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朗读诗歌,如,拍手读,划节奏读,学古人摇头晃脑地读,抓住学生的朗读兴趣。) 生2:我现在将“蚕,桑”二字的识记方法跟大家分享。首先这两个字都是平舌音,连在一起,特别难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蚕桑。(生齐读)再让我们观察一下这两个字,“蚕”字上面是个……下面是个……对了,上“天”下“虫”就是“蚕”。大家记住了吗? 生3:那么蚕吃什么呢?(桑叶)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桑”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上面因为有三个“又”,这个“又”的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不能写成捺。记住了吗? (学生在书上把两个字描红,师指导书写。) 2、我们愿意把对每句诗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教师抽一小组同学上台展示: 生1:我愿意把诗句的理解跟大家分享。我觉得第一句写的是,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满目亮白。 师: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的吗? 生1:我借助工具书,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的。 师:真是一位会学习的孩子,希望大家都能学习他的方法,以后也可以自学古诗了。 生2:我觉得第二句的意思是: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师:孩子们,听完了他们的汇报,我们的眼前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好像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生3:我觉得第三句的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 师:说说你们此时有什么感受? 生4:我觉得第四句的意思是:刚刚把蚕喂完桑叶又去插田了。 师:读完诗,你觉得翁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font-family:宋体;font-weight:normal;" > (师板书:热爱) 活动4【活动】乡村四月 评论淡雅的田园诗不但是一幅秀美的画,更是一首动听的歌呢!欣赏音乐。 用学习田园诗的方法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Tags:乡村,四月,ppt,课件,教学 ![]() |
21世纪教育网,教育资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