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面向全国的中小学学教师、家长交流平台

乡村四月板书设计及意图

日期:2017-2-7 14:10 阅读:
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小编给各位老师推荐了:乡村四月板书设计及意图,如果需要更多资源服务,请扫描关注21世纪教育网:
课件预览

    1学时
1教学目标 评论

     

1.学习《乡村四月》。

2.认识、会写《乡村四月》中生字“蚕”“桑”。

3.理解《乡村四月》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

4.背诵古诗。

2新设计 评论

 1.学法引导。

 2.拍手诵诗。

3学情分析 评论

       本单元教材表达的主题就是热爱乡村、热爱自然之美的,古诗是如何表现自然之美、乡村之美的呢?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诗句中描写的景物、场面,展开想象,描绘画面,理解诗意,理解诗情。

 

4重点难点 评论

    

1.认识、会写《乡村四月》中生字“蚕”“桑”。

2.理解《乡村四月》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评论

     

一、导课

       同学们,第六单元里的文章表现的都是乡村的风景和乡下人家的生活,《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替描写,描写了乡下人家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里鸭嬉戏、在夏天的傍晚吃晚饭、在秋天的夜晚伴着虫鸣入眠,展现出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这篇文章带领我们走进荷兰,欣赏碧草、牲畜、家禽在无垠的草原上悠闲地生长,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荷兰的牧场辽阔、静谧、肥沃;《麦哨》这篇文章写了乡村的孩子在田野里玩耍劳动,他们吹麦哨、割草、翻跟头、摔跤、吃茅茅针,乡村孩子的生活朴素却不缺乏童真和欢乐。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走进古代诗人的诗文,赏一赏诗人笔下的田园风情。

二、学习《乡村四月》

1.理解诗的题目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2.了解诗人

谁写的《乡村四月》呢?

翁卷,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淡雅。

你记下了多少关于诗人翁卷的信息?说一说。我们以后可以寻找南宋诗人翁卷的其他诗作赏析。

3.初读,读准字音,学习“卷” “了”“蚕”“桑”

4.借助注释,充分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诗意

5.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带着这些理解,我们再来看这首诗: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的前两句,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山原、川、子规、雨)

你能加上描写这些景物的颜色、形状、静态、动态的词,描绘出一幅画面吗?

这江南初夏的乡村,还有哪里是绿的呢?还有哪里是白茫茫的呢?我们听到了杜鹃鸟叫,还听到了什么鸟叫呢?这雨,如烟,还如什么呢?展开想象,加上你的联想,再描绘画面。(学生说话,描绘)

这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板书:欣欣向荣)

6.配乐朗读,感受诗情(范读、个别读、抽学号读、齐读)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7.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在这江南初夏的乡村,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美景之中,还有人在劳动,我们来看诗的三、四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从这两句诗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哪个字、哪个词里体会到的?(板书:勤劳)

勤劳的乡下人家,除了采桑叶、养蚕、插田,还要干很多农活,他们还干些什么呢?

用“才……又……”说话,理解诗情

才了插田又蚕桑

才了喂猪又放羊

才了施肥又灌溉

才了种菜又运苗

采桑叶、养蚕、抽丝、织布,我们有衣服穿;插田、种粮食,我们有饭吃,这些都靠乡下人家辛勤地劳动,我们应该敬重劳动者。带着这种感情,我们再读读这两句诗。

8.反复朗读,再现诗情

将同学们刚才的回答稍作整理,成了这样一首现代诗,配乐朗读:江南乡村四月,

山陵原野碧绿,

菜园果园碧绿,    

房前屋后碧绿,

一派生机盎然。

稻田映着天光,

小溪缓缓流淌,

河水泛着微波,

一片白茫茫。

 杜鹃声声蹄叫,

燕群盘旋飞翔,

杨柳婆娑,

细雨蒙蒙,

如烟如雾如尘般飞扬。

乡下人家无暇赏景,

他们埋头弯腰,

采桑养蚕,

运苗插秧,

灌溉施肥,

放牛喂羊……

一派繁忙景象。

这首现代诗还可以这样用这种格式书写:

江南乡村四月,山陵原野碧绿,菜园果园碧绿,房前屋后碧绿,

一派生机盎然。稻田映着天光,小溪缓缓流淌,河水泛着微波,一片白茫茫。

江南乡村四月,杜鹃声声蹄叫,燕群盘旋飞翔,杨柳婆娑,细雨蒙蒙,如烟如雾如尘般飞扬。

 乡下人家无暇赏景,农活多起来了,他们埋头弯腰,采桑养蚕,

运苗插秧,施肥灌溉,放牛喂羊,一派繁忙景象。

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或者把古诗描绘成一幅幅画面,我们就可以这样写。

来,同学们,带着一种欣赏、一种赞美、一种向往,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古诗。

三、总结学法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3.反复朗读,再现诗情

四、拍手朗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课堂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古诗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乡村的美,劳动的美,人性的美。“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方塘就是书籍,这天光云影就是文字编织成的锦绣山河万千气象。同学们,爱上阅读,让我们不断地、不断地从文字中汲取阳光,汲取能量。

                         《乡村四月》教学反思

      关于古诗的常态教学,一般都是背诵、结合课下注释,结合译文,理解每一句古诗的意思,继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以及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背诵和积累。

      这是一节示范课,在设计这节课的日日夜夜里,我想打破这种教学常规。如何打破这种教学常规,从而有所创新呢?

       首先,在导课的时候,引领学生再加深对本单元几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学习,就是“抓住景物,描写景物的颜色、形状、静态、动态等,表达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这种总结对学生的认知以及写作是有益的。

       其次,在教学中,反复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读古诗,引导学生抓住诗句里的景物“山原”“川”“子规声”“如烟雨”以及乡村人家忙于劳动的场景来理解这些景物呈现出来的颜色、形状、静态、动态,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这首古诗表现的画面、意境,理解这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接着,打出一张制作的配有画面和文字的课件,告诉学生:这就是刚刚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创作的现代诗,这首现代诗就是这首古诗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配乐朗读,在朗读和倾听之中,全班学生再一次感受这首古诗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再打出一张制作的配有画面和文字的课件,告诉学生:这就是刚刚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创作的散文诗,这首散文诗就是这首古诗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配乐朗读,在朗读和倾听之中,全班学生再一次感受这首古诗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无论是散文诗的出现,还是现代诗的出现,都是对这首古诗一般意义上的译文的补充和再创作,只是,这首古诗表达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没有先给学生,是学生经过品读、思考、感悟、联想、表达之后的呈现,这一点,是古诗创新教学的一点自我体现。

       另外一点创新,就是在学生反复配乐背诵之后,引导我们班学生拍手、击掌诵诗,孩子们非常乐于用这种形式读诗、诵诗,从而达到沉淀与积累,作为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强调的是:整节课,制作的课件、播放的古典音乐,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师生沉浸其中,不亦乐乎,当然,美好的感觉也激发了所有听课老师愉悦的情感。

                                                                                                                                                                河南省漯河市漯河小学   曹霞

                                                                                                                                                                 2016年9月

Tags:乡村,四月,板书,设计,意图